“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你知道孟浩然這首耳熟能詳的詩的名字叫什么嗎?答案是:《宿建德江》。
“原野空曠,遠處的天際好像比樹還低;江水清澈,月亮的倒影似乎就在船上人的旁邊;重妝迎客的梅城,讓孟浩然羈旅夜泊時的所見所感近在眼前了。”日前,記者跟隨一群業界文旅專家“探營”重現芳華的千年古府——梅城時,專家們忍不住感嘆。
“5月可看,10月可玩”是市運河集團在年初動員大會上明確的目標。
如今,7個月過去了,古城墻、古牌坊、徽派建筑街巷、三星街、清郵局嚴州郵驛文化展示館、金源昌客棧、墻角青苔、街邊綠植……每一處都將“可看、可玩、可品”表達得淋漓盡致。市運河集團交出的這張答卷,讓業界專家和本地居民以及游客們連連稱贊。
特色文化等你來看
在今年3月的“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中,記者曾跟隨市運河集團調研組來到正在實施大保護大修復大整治的嚴州古府;如今行走在同樣的街巷,天翻地覆的變化,實在讓我的記憶無法將兩者關聯。
還記得當時在走訪村戶中,居民口中出現得最多的關鍵詞是:期待;如今,街頭巷尾的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關鍵詞換成了“驚喜”。經過一年時間的工程建設、產業謀劃,作為首條示范街的三星街已徹底顛覆舊貌,昔日破敗雜亂的街巷華麗轉身,成為一條融文化創意、小型博物館群、輕餐飲等業態于一體的街區,可看項目實在是多。
“清郵局嚴州郵驛文化展示館必須要去。”一名專家著重推薦。這里原址為嚴州大清郵局,經過修繕復原,成為嚴州郵驛文化展示館,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嚴州古城的郵政起源與發展、珍貴郵票背后的故事、大清及民國的通信歷史;在這里,紅色通信站能讓你感受在戰火紛飛的抗戰期間那些可歌可泣的驚心瞬間;在這里也可以寫信寄給遠方思念的人。
“金源昌客棧也是要住一住的。”另一名專家也接上話。正大街22號,曾為金源昌卷煙廠的客棧,藏著的是幾代梅城人的記憶。如今,這座經過修繕的民國建筑成為核心景區首個江南庭院式精品民宿,同時客棧內還設博物館,用以展示金忠漢生平、金源昌卷煙廠相關歷史。
古時候群英薈萃的梅城曾一度擁有100多座牌坊,如今這些經過考古出土的牌坊構件被設計成景觀“散落”在街頭巷尾,走幾步就能感受千年氣息;嚴州古牌坊復建工作還成功將出土的7處殘件嵌入新牌坊中。“年內還將有三座牌坊在東門街完成復建,屆時大家可以前往欣賞,來一次老料發現之旅。”工作人員說。
特色項目等你來玩
在南大街深處,藏著一家神秘的店鋪,在這里,你可以短暫地“穿越時光”——老時鐘滴答滴答,將時間撥回到那個不算太遠的80、90年代,與其說是店,更像是一個舊物展,“城南舊事”店里東西只看不賣,“都是我挨家挨戶去收來的老物件。”老板淡淡地說。
市運河集團表示,目前各條街區招商工作取得巨大進展,以正大街、南大街,三星街、東門街為橫縱軸線的街區已初具雛形,細細逛處處都是風景。例如,杭州書房。它是一家木結構書房,或清晨,或午后,或黃昏,一杯咖啡和一本書靜靜地發個呆,久居鬧市的繁雜心境,一下子被帶到了千年古府的靜逸之中……
帶孩子來也不“怕”,因為這里有杭州活態館梅城分館。它是市運河集團從杭州拱宸橋運河畔的活態館引進來的,不僅有古法造紙、油紙傘的制作體驗,還引進了具有嚴州地方特色的手工藝,比如梅城桿秤、澄清門版畫等,可以帶孩子體驗非遺妙處;同時,還有王介明剪紙工作室、里洪坑非遺紅茶、泠音琴坊、惠東雕刻藝術工作室、嚴州漆畫、剪紙工作室等,結合培訓、教學、演繹等多功能為一體,展示大嚴州區域非遺活態。
睦州江上水門西,蕩槳揚帆各解攜。在梅城坐船是必須的,停在梅城西水門邊上蔡家塘的“元寶船”也迎來首秀,工作人員說,預計最快今年11月,待玉帶河貫通后,游客就可以乘坐“元寶船”往來東西湖,感受古詩的美妙意境。
特色美食等你來品
大油鍋里炸著豆腐餡的油墩兒和一種叫菠菜雞蛋粿的大包子。
像餃子卻又張著嘴的面餅,等你把干菜扣肉填入,吸飽肉汁的面餅,一口咬下去特好吃。梅城姑娘說,每個離家在外的建德人,都會想念大豆腐包。獨一無二的家鄉美食,承載著游子們的鄉愁。
旅行的目的不只有美景,還有不可辜負的美食。未來,東門街將以“小吃一條街”身份與大家見面。嚴州小吃數不勝數,且各具特色:油煎粿、肉圓、水晶糕、嚴州酥餅、千層糕……應有盡有。別的不說,單是各種粿就讓你大開眼界。嚴州的粿,種類繁多,口味獨特。蕎麥粿、清明粿、玉米粿……帶餡兒的不帶餡兒的,想吃什么口味包什么口味!想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口味?十一假期將梅城計劃安排進去吧。市運河集團為讀者們準備了5份梅城手繪游玩地圖以及明信片套裝,快到“杭+”新聞APP來搶吧。
接下來,市運河集團將繼續推進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堅守初心,牢記使命,逐步將梅城打造成一個動靜相宜的古城水府形象,奮力書寫梅城美麗城鎮樣板建設的“文旅答卷”,實現梅城成為長三角知名文旅目的地的目標。
(編輯 賈曉蕓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