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旅融合發展邁入“聚變”時代
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
9月18日,四川文旅發展論壇曁十大文旅新地標頒獎典禮在南充舉行,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李后強發表主題演講,深入分析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的機遇與趨勢,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李后強表示,動能轉換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旅游是一種文化現象和精神享受,必須在文旅融合上下足功夫。對此,他對四川文旅融合發展提出了6點分析和建議。
一是旅游本質是“覺變”。就是人們感覺的變化和辨識。覺,就是人或動物的器官受到刺激后對事物的感受和辨別。覺察、覺悟、覺醒等,都是“覺”的活動。旅游就是換一個環境找感覺,這個感覺包括視覺、味覺、聽覺、嗅覺等的體驗和轉換。本質就是“覺”的變化,貫穿從物質到精神的全過程。“因此,旅游就是追求真、善、美的過程,就是尋找快樂和幸福的過程,就是提升思想境界的過程,就是回歸人性本色的過程。景區一定要有美景。關鍵在‘覺’字上做文章,引導更大覺變,帶來更大快樂。”
二是文化與旅游融合是非線性耦合。文旅融合過程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反應”,能產生“新質”。“簡單地說,文化加旅游并不等于文旅,它們不是線性關系,而是1加1大于2的“聚變”關系。文化滲透到旅游各個環節和全過程,旅游就是文化的創造和體驗。即是觀看純粹自然景色如沙漠、山水、草地、雪原等,也有歷史故事和科學知識。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都要有人文情懷。”
三是文旅融合發展邁入了新時代。主要標志是,文旅成為消費熱點,成為世界潮流,成為國家重點,成為各地重要產業,各具特色的文旅產品不斷涌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落實。許多地方把文旅作為支柱產業、優勢產業、牽引產業、生態產業。城市旅游、工業旅游、教育旅游、購物旅游等成為時尚新潮。從旅游到“覺變”,從自然到文化,從孤立到綜合,從分散到集中,從地方到中央,文旅融合發展進入了新時代、新常態。
四是文旅融合發展重鎮在西部。中國西部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物產豐富,自然景色絢麗,旅游產品多樣,江河、湖泊、雪山、草地、沙漠、戈壁,不可勝數。四川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主創地,南充是文旅融合發展的活樣板。四川甘阿涼地區是藏羌彝文化走廊,民族風情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古蜀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江河文化,五彩繽紛,獨具特色。詩與遠方同在,萬卷書與萬里路并行,四川在全國最早推出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南充自古為絲綢之都,中國果城,是南北絲綢之路的起始原點和產品供給地。閬中古城、春節老人、嘉陵江文化、三國文化,源遠流長。
五是文旅融合發展面臨“五大轉變”。在新時代、新常態,文旅發展要實現五個轉變——由精英型到大眾型轉變,由政府型到市場型轉變,由盆景型到廣譜型轉變,由運動型到長效型轉變,由傳統型到創新型轉變。
六是文旅融合發展要把握有效方法。文旅融合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必須樹立新發展理念,強調產品設計的獨特性、新奇性、參與性、便捷性和安全性。防止“單相思”、模仿型、經驗型和從眾型、崇洋型做法。“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評選具有強大影響力、塑造力和公信力,對于文化旅游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聚焦作用、導向作用,尤其是對于提高地方文旅品牌的辨識度、顯示度和美譽度非常有價值和力量,應該堅持辦下去,為推動文旅強省建設做出新貢獻。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薛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