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近日,青島市印發的一份文件,在當地引起的很大反響。這份由青島市委組織部、市紀委機關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的意見》從選拔任用、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激勵保障、組織領導等多方面提出20條意見,著力營造抓好鄉村帶頭人的良好氛圍。
村支書為何如此重要?據統計,全國有50余萬個農村黨支部,他們肩負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沉甸甸的責任,處于改革發展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第一線,更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和支撐。村支書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個人水平等直接影響著黨和國家政策在農村的實現情況,直接關系著億萬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當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面臨的情況更加復雜,青壯年流失、組織渙散、集體經濟效益不佳等情況在一些村莊存在,同時村兩委成員也存在著難選、難留、水平有待提高等一些問題。加強村兩委隊伍,特別是村支書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緊迫。
優秀的村支書應該是什么樣子?一位好書記能帶出一個好班子,闖出一條發展的好路子。在發展過程中,山東涌現出許許多多優秀的村支書,王樂義、劉嘉坤、王傳喜等,就是我們身邊優秀村支書的代表。例如,蘭陵縣代村在王傳喜帶領下,從一個負債380萬元的落后村,發展成為集體年總收入26億元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小小村支書為何有這么大的能力?代村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據《大眾日報》報道,代村每天都會召開“兩委”班子例會時間,每月都有黨員固定學習活動日活動,黨員組織生活的參會率每次都能達到90%以上。代村充分發揮每名黨員的帶頭作用,根據無職黨員的特長和崗位需要,設立“社會治安崗”“文明新風崗”“誠信經營崗”“舊村改造崗”等,黨員根據自身的從業特點和專業專長,進行“崗位認領”。強力的基層黨組織,成為代村改頭換面的引擎。
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2017年,山東省委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村級黨組織建設的若干意見》。著眼于建設農村過硬黨支部,從開展村級黨組織評星定級、實行主題黨日制度、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明確村黨支部書記和“兩委”成員薪酬、推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
今年7月11日,山東省“萬名干部下基層”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在濟南召開。省委決定在2018年“千名干部下基層”和選派“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從省市縣三級增派9557名優秀干部,開展“萬名干部下基層”。從地各部分選出的優秀干部將發揮好現有“帶頭人”作用,注重發現和培養后備人才,盡全力為幫扶村和企業留下一支“不走的服務隊”。
除了省級層面的政策外,山東不少地方也制定的針對性的措施,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此次青島出臺的意見亮點多多,青島市提出,每年選派不少于200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地區示范培訓,選派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青島農村干部學院集中培訓。組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浙江省等先進鎮村,開展為期不少于1個月的體悟實訓。每年選派部分村黨組織書記到我市先進村開展體悟實訓。
德州明確基層干部薪酬待遇,提出村黨組織書記每年報酬總和不低于所在縣(市、區)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兩倍。今年以來,菏澤市不斷健全完善選拔培養、教育培訓、監督管理和激勵保障機制,全面實施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頭雁工程”。泰安市岱岳區以創建農村區域化黨建聯盟為載體,深入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組織設置創新、方式方法創新,通過抓黨建,聚人才、興產業、育生態,引領鄉村振興不斷向縱深發展。
大雁群飛頭雁領。廣闊的天空,等待著村黨支部書記這群“領頭雁”不斷成長,振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