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曉紅
“中國正處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新階段,未來旅游業的發展必將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而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企業就要尋找新動力,發現新市場,研發新產品。讓游客從中獲得幸福感。”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2019數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大會(山西)”上表示。
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數字文旅。其中,10月9日,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山西智慧旅游云平臺的正式開館,成為國內首座省級文旅數字化綜合體驗展館。
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張復明就坦率地指出,數字文旅連接著供給和需求,利于培育和擴大消費市場,實現產品增值,驅動產品和業態的創新,重構產業格局。“隨著數字文旅融合 的時代到來,數字文旅將成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分析所所長何瓊峰表示,目前,受益于整個數字經濟在社會的廣泛應用,文旅市場對數字化的需求和場景非常廣泛,且我國文旅企業創業創新氛圍較濃,60%左右的成熟互聯網用戶認為數字經濟會成為未來文化旅游的主要經濟形式和增長點。
對于山西這樣一個文物大省,文物分布非常廣泛。如何把文物有效保護起來,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北京大學圖形與交互實驗室主任汪國平指出,數字化對文物保護非常有意義,通過視頻這種快捷的方式,將對沉浸式體驗帶來非常好的效能,是重要的技術手段。“數字文旅是一種新動能,而文旅場景的數字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必將是一種時代趨勢。”
對于文旅融合的發展重點,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保坦言,文旅融合是文旅產業發展的主要路徑,創新是文旅融合的根本手段,在創新的過程中要著重研究市場需求,提供文旅產品、文化產品、旅游產品,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