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以“聚力鄉村振興發展 推進縣域產業興旺”為主題的“智匯陽信 共謀發展——2019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高峰論壇(簡稱:鄉村振興論壇)”在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召開。
陽信縣是山東省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十個示范縣之一。近年來,陽信縣委、縣政府把三農工程作為頭號工程,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重大歷史機遇下,發揮當地優勢,突出地方特色,推廣典型,探索實施了種養結合農區養牛、智慧高效節水灌溉、生物質清潔取暖等新模式,全力推進三產跨界融合,積極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陽信版本”。9月21日,山東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七種山東鄉村振興可復制可推廣典型經驗做法,其中,陽信縣的發展新型集體經濟,探索鄉村全面振興的典型經驗作為七大經驗的第一條入選山東首批七種鄉村振興可復制可推廣典型經驗。
本次“鄉村振興論壇”重點圍繞因地制宜合理規劃鄉村產業振興發展路徑、有效提升縣域經濟水平,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和構建農村現代能源體系等內容進行對話、交流。同期還進行相關產業新技術產品展示及示范項目觀摩等活動。
會上,山東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吳煒峰就《陽信縣域戰略定位與“十四五”農業發展策略》做了系統講解。吳煒峰提到,縣域發展首先要進行定位,沒有定位,就沒有方向,要通過區域定位和文化定位尋找發展先機和“必經之地”。針對陽信“十四五”農業發展策略和做強優勢農業品牌,吳煒峰現場也提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張利庠、中國鄉建院院長胡曉芹分別以《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振興的實現路徑》為內容現場展開交流、探討。
中國科學院教授李少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經濟室主任朱彤、山東省電子商務促進會秘書長婁雷震、農工辦主任王澤厚、山東省人大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顧問孫國偉現場分別圍繞《鄉村振興 生態循環——微生物肥的機制與應用》、《分布式生物質利用與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電商新機遇》、《關于鄉村振興的幾個重點問題》、《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推進鄉村振興》等主題內容現場進行演講。
論壇同期還對陽信肉牛、鴨梨、生物質清潔取暖等陽信第一二三產業企業及鄉村振興項目進行了考察觀摩,同時陽信特色產品和農產品還進行了現場展示。
16日上午,還將舉辦“2019中國生物質清潔取暖及產業化發展(陽信)峰會”、“2019中國肉牛與鴨梨產業發展與品牌建設(陽信)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