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如今成為中國人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旅游車船協會統計,2018年中國自駕游客量達35億人次,全國旅居車保有量突破10萬輛,已建成自駕車旅居車營地540個,在建388個;自駕游客人均停留時間2.97天,人均消費1062元。
高速公路是自駕游途中最為常見的路線選擇,高速公路服務區不僅是游客短暫休整的重要場所,在其城市周邊的服務區,更是游客能體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的首選之地,可謂:未進城,先有城。
舊貌換新顏
滬寧高速上的陽澄湖服務區,集蘇州園林式建筑、商場花園于一體,運行之后在網上圈粉無數,讓許多人眼前一亮。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長肖建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升級改造的服務區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不單單是因為服務品質的提升,更多的是創造了一種新產品,實現了交通和旅游的有機融合,讓千篇一律、毫無吸引力的服務區轉變為一種具有顯著地方特色、極具魅力的復合型服務區,它是旅游推動交通高質量發展的一種生動體現。”
說到服務品質的提升,相信很多人對之前的服務區舊貌還留有印象。擁擠而又不干凈的廁所、高價低質的商品、冷冰冰的服務態度……這是不少人在之前進入服務區的親身體驗。如此的服務區,其實只具有“區”一個字的含義——一個地方,遠沒有“服務”可言。
陽澄湖服務區滿足了大家對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期望,事實上,這幾年來,有不少地方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都在嘗試著改變。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境內的長平高速公路虹梯關服務區內,開起了扶貧超市;江西的不少服務區,引入特色小吃、精美工藝品、潮流科技品、特色農產品等,把只有餐廳、超市、汽修、加油的“老四樣”變成了“主題驛站”;廣東省江門市境內的沈海高速大槐服務區,披上了簕菜美食文化節的盛裝……
“這些成為網紅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大部分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而且區內建筑實現了景觀化改造,不但提供越來越多元化的服務內容,同時實現了更便捷和更優質的服務,從而讓游客在服務區內流連忘返。主題化、景觀化、業態多元化和服務品質化是高速公路服務區升級換代的必然要求。”肖建勇表示。
展示風土人情
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從遵義乘車前往貴陽,中途來到高速公路久長服務區。總書記進入一家小超市,在食品區拿起一包“沙琪瑪”,問服務員保質期。超市外有兩處食品攤,總書記走過去,指著米黃粑、鴨脖子,了解有關情況。
的確,小小服務區,其實很有看頭。小到當地有什么樣的特產,這里居民的生活狀態,大到一方土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都能在服務區中尋得端倪。
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經不僅僅是提供停車、加油服務的中轉站。“在路上”已經成為許多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隨著中國公路體系的不斷完善,自駕游市場份額仍將持續擴大,如何更好地服務自駕游游客已經成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重要挑戰和機遇。
肖建勇指出,高速公路服務區,尤其是臨近旅游產業發達地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應該充分發揮可進入性較強的優勢,主動對接旅游市場,提供多種有效的旅游服務。
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價值和作用正在越來越多地得到認可和發掘。
很多地方緊鄰旅游目的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經成為景區對外宣傳和服務的前沿陣地,甚至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直接以景區的名稱來命名,比如陽澄湖服務區、太平湖服務區、云臺山服務區等等。
一個個服務區,像串在高速公路沿線的璀璨景區,成為展示當地對外形象的一張亮麗名片。
融入旅游產業鏈
目前,自駕游、自助游、鄉村游等旅游形式受到熱捧,“邊旅邊游”已經成為新潮流,像草原天路這樣的網紅公路已經成為大眾喜歡的旅游目的地。
肖建勇表示:“網紅高速服務區的受寵展現的是旅游和交通融合的魅力,旅游和交通的融合發展不能僅僅局限于高速公路服務區,而應該是整個公路體系。各地應該依托重要旅游區和生態帶建設一批滿足全域旅游發展的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驛站和旅游風景道,為自駕游游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多樣和舒適的服務,滿足人們對美好旅游生活的向往。”
目前,河南正在起草《全域旅游公路服務區設置原則與要求》,目的是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豐富旅游交通供給,完善旅游交通服務功能、提升旅游交通服務品質,引導規范河南省全域旅游公路服務區建設,實現旅游和交通更好融合發展。文件對餐飲、購物、住宿、智慧旅游、廁所、衛生等重點旅游服務內容有明確要求。
“未來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設目標不應該是成為新的旅游吸引物,更重要的是起到引流的作用,讓游客能夠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動態,實現與旅游企業的無縫對接,提供更加智慧和便捷的旅行服務。”肖建勇說,“高速公路服務區不應該僅僅展示獨特的地方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成為旅游產業鏈中的一部分。”
未進城,先有城。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這片看似小的天地里,實則能做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