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家嘴第六屆鄉村文化旅游采摘節現場。利津縣利津街道綦家夾河村,原是東營市市定貧困村。過去,村民們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收入寥寥無幾。在村里生活了一輩子的90歲老人綦漢訓見證了由窮到富的變遷歷程,10月22日,他向記者介紹,村里的地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以前就是種些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村民的收入很微薄,有時還得靠著打零工維持家用,再看看現在,綦家嘴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了,越來越多的城里人來園里采摘游玩,大伙的日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的確,綦家夾河村不僅是“改頭換面”,可以說是“脫胎換骨”。第六屆綦家嘴鄉村文化旅游節剛剛落下帷幕,村里共接待游客四萬余人,賣出葡萄十萬余斤,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綦家嘴”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逐漸成為利津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脫胎換骨”的背后是“化繭成蝶”的陣痛。“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綦家夾河村支部書記楊振河說,最初他提出要成立綦家嘴果蔬農民合作社的時候,村里很多人都持懷疑態度,一是認為投資較大、收益卻見效慢,二是對產量、質量、銷路等問題缺乏信心。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楊振河多次主動與利津街道對接,努力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帶領村民多次前往壽光、淄博等地學習取經。
頂著村民們的質疑,楊振河說通了部分村民先后種植1000畝葡萄、蜜桃、蘋果等水果,打造了千畝百果園景觀。村集體到處籌措資金建設了四縱兩橫園區路、移動廁所、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休息亭等配套基礎設施,提升了果園景觀品質,第二年果園的休閑采摘就獲得了很好的收益,村民們也放下顧慮參與進來。正是做好了旅游與農業融合文章,綦家夾河村成了沿黃特色鄉村旅游園區。
產業興旺了,綦家夾河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綦家夾河村投資260余萬元,實施了村莊綠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種植綠化灌木20000余株,圍村林460余畝,硬化道路2800米,安裝路燈36盞。對全村墻壁進行了統一粉刷,繪制主題墻繪30余幅。實施了清潔能源戶戶通、無害化廁所改造等工程,被評為山東省首批“省級森林村”。
東營市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戰略性任務來抓,結合全市鄉村振興示范片區打造,與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相結合,融入旅游元素,一體規劃、連片開發,重點打造了史口鎮、新戶鎮等五大鄉村旅游集群片區,部分項目已完成年度計劃的90%。開展文旅融合示范村(A級景區村)試點工作,制定《東營市文旅融合示范村評定標準》,按照景區化標準打造美麗鄉村,全市共確立了22個示范村。同時,推進精品民宿度假村和田園綜合體建設。
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文化可以走向遠方,旅游也會更有詩意。天下黃河·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是東營市“旅游富民”的重點項目之一。“這是一幅利津古八景的復原圖。相傳那個時候東津渡口停泊數百條船只,岸上店鋪鱗次櫛比,商旅匯集,車馬競渡。”10月17日,在位于利津街道天下黃河.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內,該項目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如兵介紹,該項目以度假區為依托,充分挖掘歷史,講利津故事,傳承黃河文化。
該度假區以濕地建設和特色農業發展為基礎,以康養、幼教、文創為特色,集聚黃河文化體驗、黃河水鄉濕地休旅、溫泉度假、幼兒教育、醫養雙康、鄉村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打造生態與文化共融、鄉村與城市共溶、景區與效益共榮的國際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目前已經落地建設的項目基地有3個,分別是元泰印象、綠竹韻、旅居康養社區,正在重點招商建設的是兒童教育培訓區、溫泉旅游度假區。“近期中青旅、魯商集團、紅領集團、天沐集團先后來到度假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論證,表達了積極的投資意向。”李如兵說。
而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的規劃建設又為區內張家夾河村的脫貧致富帶來了契機。當前,利津街道張家夾河村的新居建設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施工建設,張家夾河村支部書記高樹軍說:“以前我們村是出了名的窮,可自打東津渡教育康養度假區規劃建設以來,政府引導投資方對我們村進行開發改造、新居建設,并作為重點旅游開發項目進行扶持,村民看到了甩掉貧窮帽子的曙光。”
高端民宿村的建成將讓張家夾河村的舊貌煥然一新。高端民宿村與元泰印象旅游區僅一路之隔,這邊是花的海洋,那邊是民俗老街,讓人宛如置身世外桃源。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規劃占地54畝,主要建設新中式安置房和民宿100棟左右,并配套民俗廣場、老街等公共旅游設施,集中展示黃河下游傳統的農耕文化和民風、民俗、民居風貌。
不僅每戶獲得了十幾萬元拆遷費用,新居安置后,戶戶都能像城里人一樣住上新中式小洋房,還可將民宿交由托管公司統一管理,每年還可增收近5萬元。
“今年正月初六開始,我們帶領團隊跑遍了全國各地,參觀了9個新型農村,學習借鑒村莊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樣板。之后,我們又組織帶領張家夾河村28名村民代表赴杭州東梓關村、南京七仙大福村考察學習,參觀之后,村民們均表現出強烈的意愿,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元泰印象項目負責人呂志亮說,“自張家夾河村拆遷安置工程實施以來,全體村民積極配合街道指揮部工作,20天內完成了搬遷和房屋拆除任務。”
以文化創意為引領,通過品牌建設、跨界整合、載體平臺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東營市重點實施鄉村文化振興“一提升兩培育”、紅色劉集旅游區、孫子文化旅游區、水城科幻夢想谷、景明水語小鎮科教基地5個項目,開創東營文化休閑旅游的新藍海,讓文化更生動,讓旅游更有味,讓群眾更富裕。
(記者/賈瑞君、李明 通訊員/秦麗、潘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