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的天鵝湖國際慢城一角
淄博華光國瓷制造的陶瓷作品
不論是與區域文化相結合的旅游資源開發,還是文化創意產業的轉型升級,都在第三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期間推動了文化惠民,在釋放文化消費潛力的同時讓民眾惠享詩與遠方。10月29日,記者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媒體行活動中走進淄博,感受消費季期間文旅企業掀起的惠民消費熱潮。
文旅融合
自然風光秀美,人文底蘊豐厚,基于得天獨厚的文旅融合條件,淄博境內的旅游景區也在探索區域文化與旅游開發相結合。位于高青縣東北部的天鵝湖國際慢城就是文旅融合的典型。景區以保護原濕地風貌和景觀資源為前提,與區域文化和旅游開發相結合打造了集研學科普、觀光旅游等內容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
在文化惠民消費季期間,景區依托自身文旅資源優勢,通過組織多種活動,讓民眾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惠享生活。工作人員介紹,消費季期間先后組織了核桃雕、葦編等32場“非遺”文化進景區活動,開展了近200余場親子活動、拓展訓練、特色研學游等活動。此外,借助慢城書房和漫修堂展現黃河文化、慢城文化,快閃、繪畫、寫意、攝影、旗袍秀、書法交流等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形成了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精彩的文化惠民聚集區。
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消費季期間,消費券的發放直接拉動了文化消費,讓民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據悉,天鵝湖國際慢城在消費季期間結合自身實際推出了50元“一票通”超值優惠活動,帶動游客人數大幅度增加。截至目前,2019年景區共接待游客近60萬人次,較去年增加近30%。
除了景區的融合發展,在淄博,文化產業也在轉型中釋放惠民紅利。淄博制瓷史上下綿延一千五百余年,經久不衰,基于傳統的制瓷工藝,以華光國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為代表的陶瓷產業也逐步轉型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
歷經40多年的傳承發展,公司自主研發出天然礦物骨質瓷、華青瓷、華玉瓷等新材質,以及無鉛釉、抗菌釉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國彩天姿”系列產品成為北京APEC會議21位首腦專用瓷,華青瓷“千峰翠色”系列產品成為上合青島峰會元首用瓷,華青瓷“絲路華青”系列產品成為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及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用瓷;“長城之花”骨質瓷蓋杯系列成為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用瓷,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單位收藏。
體驗升級
團隊設計總監、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何巖介紹,陶瓷的設計制作過程從單純的實用品向承載文化的藝術品轉變。在文化惠民消費季期間,這些設計精美的陶瓷作品在實現文化惠民的同時拉動了消費。
工作人員介紹,文化惠民消費季開展以來,華光國瓷舉辦了“陶博會促銷活動”“中秋佳節特賣”“慶祝國慶70周年促銷活動”“國慶回家看國瓷大展”等一系列文化活動和促銷活動。民眾使用惠民消費券300余張,使文化消費成為文化惠民利民的新力量。
同時,作為傳統文化的集散地,博物館典藏中外文物,文脈貫穿古今。除了活躍在各個城市里的博物館在展示城市歷史文脈的同時,也成為市民們文化游的目標打卡地。
(文/圖記者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