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國新農民新技術新創業創新博覽會來臨之際,來自中央、江蘇省的10余家媒體走進南京浦口區參觀了永寧街道青山社區何家洼村和南京簡諾種植專業合作社,感受到了“雙新雙創”工作的深入實施給鄉村社區和鄉村農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
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深入,美麗鄉村建設地越來越好,同時在農業中新知識新技術成為了行業發展的主導。
永寧街道最美鄉村 建成2座四星級公廁
走進浦口區永寧街道的青山社區,隨處可見的垃圾分類桶,干凈如新的公廁,整潔的街道無不讓人感受到美麗鄉村給農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青山社區何家洼村
談起這幾年的改變,青山社區的黨總支書書記焦劍輝欣慰地說到:“我們美麗鄉村的建設主要包括幾個內容。首先是污水處理,我們現在已經在全村實現了雨污分流。第二就是我們的廁所革命,我們拆除了50座旱廁,27個豬圈,建成了兩個四星級的公廁。第三就是我們的垃圾分類,現在每家每戶都會做垃圾分類,并且有專門的垃圾車來處理。”
當然,建設美麗鄉村的背后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當被告知要拆除自家的廁所和豬圈的時候,村民都很不樂意。焦劍輝說:“我們給村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通過老黨員、老干部、老書記來以身示范,盡心勸告,最后終于說服了所有的村民。現在公廁建成后大家都很滿意,之前的顧慮也全部打消了。”
在青山村中還有一座市級的美麗庭院,它是青山村退休的一名老干部何宗憲的家宅。原本屬于家宅的后花園,也被改造成了村里的活動中心。何宗憲沒有一絲怨言,反而笑著說道:“現在環境更好了,蚊蟲也少了,我們自己住的更加舒服。”
何宗憲家的庭院
“我覺得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改變的是鄉村的環境,更多的是改變農民們的生活衛生習慣,改變他們的心靈。” 焦劍輝如是說。
線上購買小龍蝦 年銷售額破1500萬
自動化的包裝機器,整齊擺放的大閘蟹,正在工作的順豐小哥……眼前記者看到的不是某座大型的工廠,而是位于永寧街道西葛社區的一家農村合作社——南京簡諾種植專業合作社。
整裝待發的大閘蟹
成立于2013年的簡諾合作社如今已經發展成一家提供技術服務、商品蝦銷售、飼料供應、產品加工、農業物聯網技術推廣、農業電商發展等多個方面的農業互聯網公司。
合作社旗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B2C網上購物平臺——簡諾領鮮已經完成了750畝龍蝦的養殖基地、近千畝的陽山水蜜桃種植基地以及幾百畝的固城湖大閘蟹養殖基地的搭建,并且還整合了全國各地的農產品資源。
合作社的理事長張思洋向記者介紹,合作社現在的養殖模式在全國都是創新性的。常規的養殖模式只能在3-8月份養殖龍蝦,而合作社通過改變水環境等人工干預手段,能夠保證基地全年都能養殖龍蝦,這樣龍蝦的價格就提上來了。當天氣變冷時,龍蝦則會全部轉移到大棚內進行養殖。
養殖龍蝦的水域
將水產養殖轉移到線上為主,也是簡諾合作社的一個創新亮點。從起初的電商平臺到現在自主研發的微信小程序,簡諾合作社都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合作社的銷售額從2016年的600多萬提高到了2019年的1500萬,電商銷售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
展望未來,張思洋堅定的說:“我們不僅想更快的發展水廠養殖,還想把我們的電商平臺做大,覆蓋整個浦口區甚至全國的農作物,打造一個農業互聯網公司。”(黃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