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美麗的黃河岸邊,彩旗飄揚、人頭攢動,空氣里飄著瓜果甜香,山東省利津縣七龍河田園綜合體嘉年華活動正式啟動。
走進園區的現代農業展示館,巧妙的生態設計,各色的果蔬令人賞心悅目。“這個館投資1000余萬元,里面的果蔬全部采用‘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模式,館內配備了微型氣象站、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蚊蟲防控檢測器等設施,在溫度和濕度方面也實現了精準控制,可滿足大多數農作物的生長需要。”七龍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立寶介紹道。
據悉,七龍河田園綜合體項目規劃面積一萬畝,按照“企業十合作社”模式,計劃投資8.7億元,將園區打造成特色高效農業生產區、休閑體驗區、鄉村田園社區和科技示范區。園區引進了“禮品西瓜”“紫芹”“紅粟南瓜”等7種高端果蔬產品在田園綜合體內,農民既可在園區內打工,又可享受公司分紅,收入顯著增加。
七龍河田園綜合體項目是利津縣鹽窩鎮發展現代化農業的一個縮影。2018年山東省農業廳印發《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農業專項方案》,根據方案,鹽窩鎮在灘區建設方面,按照“綠色長城、產業廊道、休閑水岸”的定位,以生態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修復為重點,結合荒堿地綜合治理,大力發展以特色果蔬、食用菌為重點的生態循環農業。
鹽窩鎮擁有沿黃灘區土地近2.3萬畝,該鎮科學布置各類業態,目前,黃河灘區已發展特色蘋果、蓮藕、瓜果、葡萄面積2000余畝,產值達1200萬元,帶動1000余戶農民實現了增收。為實現蔬菜產業鏈配套升級,鹽窩鎮打造了“前延后伸”“首尾相連”的農業產業鏈條,一批以多業態打造、多要素集聚的農業產業示范項目拔地而起:可輻射1.8萬畝蔬菜主產區的高標準農產品質量監測站已建成投用,投資88萬元的蔬菜加工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240萬元的蔬菜線上線下交易服務平臺已完成項目設計,即將進入招標程序…… 如今行走在沿黃大堤,一排排蔬果大棚、一片片林果、一個個荷塘盡收眼底,處處演繹著黃河灘區發展生態農業的綠色“變奏曲”。
“我鎮將以黃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加快鄉村產業振興步伐,讓昔日的黃河灘搖身變成如今流金淌銀的金河灘。”該鎮黨委書記張向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