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日發布《關于支持上海旅游業提質增能的若干措施》,簡稱“新12條”,產業政策從去年2月的行業救急措施,逐步轉向為產業未來賦能的新舉措,旨在推動“十四五”期間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繼去年推出降低旅游企業融資成本、實施文旅市場振興計劃等12條支持服務旅游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后,上海再次推出支持旅游業發展政策。
“新12條”進一步擴大旅游企業受益面,提出鼓勵在滬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加強對民營小微旅游企業的信貸支持,支持旅游企業通過私募基金投資、掛牌上市、發行債券等方式拓展融資渠道,加大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對旅游市場主體的融資增信力度。
“新12條”注重拓展旅游發展新市場,實施“上海旅游宣推計劃”,鼓勵企業拓展面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等拓展旅游消費客源市場,提供黨建主題研修活動、研學實踐教育等服務。上海將搭建旅游企業與大型節展活動的對接平臺,推動開發高品質會獎旅游產品、個性化定制旅游服務等。
在優化旅游高品質供給方面,“新12條”鼓勵旅游度假區和目的地投資建設,圍繞上海重點旅游項目,推動資本和旅游重大項目精準對接,并支持企業開展旅游人才技能培訓。
“新12條”還注重引導旅游數字化轉型,支持運用數字全息、VR等技術發展全景旅游、沉浸式旅游等虛擬現實交互旅游場景,今年上海將打造20個數字景區、600家數字酒店。
“‘老12條’重在扶企紓困、解燃眉之急,‘新12條’重在提質增能、促長遠發展?!鄙虾J形幕吐糜尉志珠L方世忠說。
春秋旅游副總經理周衛紅說,“新12條”中鼓勵企業拓展旅游消費客源市場相關措施最讓她振奮。“導游們忙起來、有收入,企業的活力就回來了?!?/span>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這家民營旅游企業從業務暫停、骨干人才“失業”等危機中“涅槃”,在上海文旅部門支持下積極開拓城市微旅行、研學游等新市場,其承運的上海市中國共產黨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景區“紅色專線車”也于近期投入運營。周衛紅說,企業在“求存”同時,也看到了發展的方向。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接待國內游客約611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52.73億元,分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75%和67%;國家A級景區接待人數和營業收入、星級飯店業務等持續復蘇。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旅游業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旅游是大產業、大民生、大展示,關系長遠發展,關系民生福祉,關系城市形象。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何建民分析,從產業發展看,應進一步盤活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推動區域合作和產業融合。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看,旅游業應助力構建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隨著“新12條”發布,滬上多家金融機構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簽約為旅游中小微企業搭建“24小時”金融服務平臺,以“銀團”方式為上海旅游高峰工程、重大旅游目的地建設提供“一站式”服務。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金雷說,上海正在探索專項保險產品與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的替代方案,切實降低旅行社經營負擔。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說,上海推動“新12條”落地,也將加快旅、文、會、商、體等產業協同發展,整體提升營商環境和行業治理能力。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稱,除了繼續推進援企穩崗政策,上海正在加快培養一批適應旅游業發展的技能人才。
上海正在實施旅游倍增計劃,力爭到“十四五”期末,旅游年總收入由2020年的3139.78億元增加到7000億元。方世忠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海正開創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設的新局面。
(記者陳愛平、許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