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大主導農業引領農業發展,以特色產業撬動鄉村產業興旺,以“精致社區”使鎮容村貌美起來……近年來,山東省乳山市白沙灘鎮立足資源優勢,以鄉村振興樣板片區建設和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為帶動,堅持更高標準、更高層次,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高效生態農業鋪就農民“致富路”
7月8日,一大早,乳山市白沙灘鎮董格莊的北國藍莓基地就開始熱鬧起來。近百名采摘的婦女提著空桶消失在藍莓林中,出來已是滿滿一桶誘人的藍莓。而在基地西邊的藍莓冷風庫里,工人們忙著分揀、裝貨,一箱箱包裝好的藍莓將通過冷鏈物流被運往北京、上海等大型商超。
“每天采摘藍莓的工資在100元到120元,按照采摘重量計價,家門口就能賺錢,也不耽誤地里農活。”董格莊村王月菊說,周邊村有兩三百人在藍莓基地打工,采摘、分揀、管護苗木等很多工作可以做,讓村民多了一條打工賺錢的路子。
藍莓產業是乳山市白沙灘鎮重點推進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幾年,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白沙灘鎮立足區域生態環境優勢,根據當地的實際條件,確定了藍莓、地瓜和設施農業三大主導產業,推動鎮域農業規模化、產業化、鏈條化發展。
在藍莓板塊上,白沙灘鎮引進了北國藍莓產業項目,在董格莊、鄒家等村發展藍莓1500畝,還建成年生產300萬株的組培工廠化育苗基地。同時配套了藍莓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打通了北京、上海等大型商超的供銷關系。為了進一步壯大藍莓產業,白沙灘鎮在擴大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不斷加大藍莓園區的基礎配套,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將新上藍莓汁、藍莓酒項目。
秉承著強村帶動貧困村的理念,白沙灘鎮以股改“第一村”翁家埠村為引領,帶動周邊村集中流轉土地,大力發展生態地瓜,打造了千畝生態地瓜示范基地。為了便于管理白沙灘鎮還為地瓜建立的質量可追溯體系,注冊商標統一營銷。目前,已在翁家埠、望海莊等4個村發展生態地瓜1000管理畝。利用上級扶持資金,省定貧困村徐家塂也規劃了80畝生態地瓜。下一步白沙灘鎮還將生態地瓜種植面積擴大至2000畝。
白沙灘鎮將設施農業作為村集體增收的突破口,在資金、政策和技術上對村子進行支持與幫助。桃村李家以青藝蔬菜合作和為依托,發展了27個果蔬大棚,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20萬元。望海莊和賈家莊抱團發展,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10000平方米的智能大棚,采用日本無土栽培自動化管理技術種植草莓等。翁家埠村發展果蔬大棚9個,并投資550萬元新建5300平方米的龍澤苑智能大棚,帶動港頭村發展果蔬大棚2個,有效解決了港頭村集體增收難問題,實現以強帶弱捆綁發展。
下一步,白沙灘鎮將積極推動設施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計劃新上3600平方米的智能大棚。
特色產業點燃鄉村振興“加速器”
“親子樂園項目占地20畝,包含科技館、水上樂園、百花園、射擊場、兒童研學基地等,目前百花園里的花木已經栽種完成,兒童沙坑樂園、研學基地等主體也基本完工,一些配套設備、益智玩具等也將陸續到位。”白沙灘鎮翁家埠村相關負責人說,新建的“親子樂園”將成為該村發展文旅產業的一個新補充,預計8月份即可對外開放。
翁家埠村是遠近聞名的“明星村”,通過集體資產股權量化、注冊全省首家股份合作組織,讓集體變實體、村民變股東、干部變董事,先后上馬了苗木基地、水泥制品、化肥生產等多個村辦項目,村里還以閑置土地入股,與青島海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注冊成立了溫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靠中國海洋大學技術支撐,從事海洋生物產品的研發生產。搭乘電商快車,村里的葡萄、無花果、旱稻等特色產品上網銷售。
從翁家埠村一路向東,另一個“明星村”白沙灘村的三寶酵素工廠里,蘋果經過深加工,變成了酵素后,產品附加值可以提高12倍。“10斤蘋果可以加工成1斤酵素,每斤酵素市場價格為400元左右。自去年5月16日廠子正式投產以來,生產一直沒有間斷,按照設計,每年生產酵素原液將達到300噸。”工廠負責人孫豐華介紹說。
產業興旺,發展才更有力。以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村為契機,白沙灘鎮將農業與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和電子商務產業深入融合,讓農業“接二連三”,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依托蘋果、大姜、牡蠣等優勢農產品,白沙灘鎮用工業思路謀劃農業發展,積極延長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采用村企聯建、土地入股等模式,相繼引進了三寶酵素、牡蠣肽、花青素等項目,極大提高了鎮域農業產業化水平。
白沙灘鎮積極布局電子商務產業,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占地20畝的寰海電子商務運營中心,該中心通過“互聯網+營銷”的模式,搭建起集農資供應、農產品交易和農業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借助互聯網的快車道,白沙灘鎮成功的將各類農產品搬上網絡,走向全國。
為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有景觀看頭、有休閑玩頭,讓農民有更多賺頭,白沙灘鎮將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新動能,按照“農業+旅游”的思路,重點打造了東方田園文旅小鎮、“千年古邑”翁家埠田園綜合體、“一泊花港”民宿、益天生態觀光園4個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田園采摘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進一步激發鄉村活力。
精致社區打造美麗鄉村“新樣板”
7月5日,白沙灘村65歲的村民王云山,正在將自己的生活用品從低矮的平房搬往村里分配的電梯洋房里。王云山做夢也沒想到,住了60多年的平房的他,如今可以不用掏一分錢住上電梯洋房。
近幾年,白沙灘鎮將農村新型社區作為“精致社區”切入點,結合棚戶區改造工作,精心布局村莊、產業、商貿等片區,做好片區村莊環境整體設計,提升鄉村治理水平,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目前共將6個村列入棚戶區改造計劃,其中白沙灘、翁家埠、望海莊已完成改造。其余三個村的改造計劃也將在今年陸續實施。
不僅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白沙灘鎮在完善鎮域配套設施上也是狠下一番功夫,秉承著“精致社區”的理念,統籌鎮域基礎設施資源,今年將對道路交通、社區綠化、污水管網配套等重點民生工程進行提升。在非改村扎實推進農村“七改”,開展“精致農家”等行動,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省定貧困村徐家塂借助引進的“一泊花港”項目,利用貧困戶的房屋發展民宿,同時出資為貧困戶房屋修繕,改善貧困戶的居住環境。目前已為13戶貧困戶房屋進行修繕。
精致社區要“面子”,更要“里子”,白沙灘鎮以“四德”為核心,組織各村建立符合本村特點的村規民約,用“自治”與“德治”,約束村民不文明行為。
同時白沙灘鎮還建立了鎮級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月結合群眾實際需求至少開展2次集中實踐活動,如“好家風好家訓”主題實踐活動、“移風易俗”宣講進鄉村等。借助文明中心白沙灘鎮還打造了科技普法、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健身體育服務五大平臺陣地,多維度的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補齊村民“里子差”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