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懷柔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懷柔區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2019雁棲湖論壇·文旅融合與科技賦能”在北京懷柔中建雁棲湖景酒店召開。
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局(廳)領導、懷柔區人民政府領導以及京津冀三地重點市、區文旅部門負責人、知名文旅專家、科學家、設計師、長城專家和媒體記者等百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以文化和旅游部推動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為背景,結合京津冀三地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戰略以及懷柔區科學城建設,圍繞“文旅融合與科技賦能”這一主題進行了論述。
科技讓人類走得更遙遠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先生專門就科技與文旅的相互作用,發表了“文旅視野中的科技:價值與價值觀”的主題演講。戴斌院長指出:科技把人們送到遠方,可以看到美麗的風景,也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隨著旅游權利的普及,游客在欣賞美麗風景和憑吊歷史人文的同時,對異國他鄉的生活體驗也提出了品質要求。正是由于科學技術在文化消費和旅游服務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游客的參與度、體驗感和滿意度逐漸提升了。科技讓旅游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在公眾的意識里,旅游是依賴山山水水和歷史人文資源的勞動密集產業,是靠經驗保障的服務產業。今天,伴隨著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深耕細作,好山、好水、好聲音與旅游業共同碰撞出科技之光。數字化進程正在從規模、結構和行為多個維度重構文化資源和旅游市場。同時,公共文化的完善、商業環境的優化以及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間的營造也會助力吸引科技人才。
打造東方的佛羅倫薩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丁洪先生作為特邀嘉賓,做了“懷柔的科學城東方的佛羅倫薩”的主題演講。丁洪先生從文化藝術氛圍、旅游休閑項目等分析闡述了一個地區的人文適宜性對于科技創新的作用和意義。結合懷柔科學城建設,描述了未來這里將成為殿堂級的科學總部,成為科學藝術城。
小飛機背后的故事,用創新設計聯通科技與文旅
知名設計師、北京工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劉洋先生,就“城市名片與旅游文創產品創新設計”進行了闡述。在科技與文旅之間,通過創新設計,實現科技轉化和文旅內涵的呈現。論壇現場,劉洋先生還帶來了自己的獲獎作品“無人機”,通過真實案例解釋什么是設計,什么是工業設計,并提出了服務設計等新的理念。
從“互聯網+”到“智能時代”,我們準備好了嗎?
來自于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亞洲旅游產業論壇共同主席白長虹先生就“智能時代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模式”進行了主題發言。他指出中國消費端的數字化水平領先世界,消費端反向驅動供給端成為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的獨特路徑。智能時代的政府與市場需要邊界重組、秩序重構。他結合日本、新加坡、比利時、蘇州等國內外經典案例,解讀了從互聯網+到智能時代旅游目的地發展的新動能與新模式。
京津冀長城文化帶智慧旅游聯盟成立
中國長城協會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先生表示,科技賦能文旅融合要真正落到實處。而長城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就是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的最佳落點。以數字化科技應用提升長城保護利用水平,在促進京津冀長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推動京津冀區域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來自于京津冀三地重要長城節點的代表在長城畫卷前鄭重的貼上地標,祝賀京津冀長城文化帶智慧旅游聯盟成立。聯盟將在長城保護關鍵技術、材料和數字裝備的應用等多方面發起京津冀聯動,為長城保護發展做出貢獻。
京津冀協同發展——雁行和鳴
今年是文旅融合第一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五年。始創于2016年的雁棲湖論壇,今年邁進了第四個年頭。主辦方希望籍此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京津冀三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資源互補,共展宏圖。懷柔區將在文旅與科技融合方面積極探索實踐,擬在年內推出科技旅游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