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至6日,由市民、專家、作家、學者及媒體記者組成的采風團,走進慈溪、鎮海、寧海、鄞州,實地感受文旅融合的魅力,探討如何更好地讓非遺“活”起來。
目前,寧波擁有浙江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象山海洋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立了完整的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5項、省級96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5位、省級78位;國家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項目5個、省級1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宣傳展示基地、生產性保護基地、高校非遺研究基地等57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小鎮(實驗)7個。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寧波積極推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讓旅游有景更有魂。
寧海把十里紅妝傳統婚慶、紅妝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與徐霞客旅游文化相結合,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多元發展模式。十里紅妝文化園是寧海十里紅妝小鎮的核心區塊,規劃建設小鎮客廳、婚俗文化產業園、寧海非遺文化產業園、霞客旅游文化街、寧海民間藏珍展覽園、水文化主題樂園、文峰創意園等項目,能夠讓游客盡享寧海的山水風光。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寧海文旅市場共接待游客46.8萬人次。
鎮海區澥浦鎮的鄭氏十七房,是寧波現存最大的明清建筑群,也是江南民居之典范。去年9月,當地成功打造沉浸式情景劇《夢回十七房》,十里紅妝、澥浦漁鼓等非遺文化得以精彩呈現,讓游客身臨其境了解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短短3個月共演出近30場。
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學者指出,文化和旅游合力開發是自然風景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非遺文化和旅游有著很好的結合點,激活它、使用它,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益才是最好的文化傳承保護。
活動主辦方、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文旅融合為重點,深入推進非遺小鎮建設,全面實現百強非遺進景點,加快開發非遺衍生品,拓展非遺旅游線路,加強非遺旅游資源開發,推進傳統文化資源、文化元素轉化為旅游產品。
(蔡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