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8日,文旅和旅游部正式掛牌成立以來,“詩與遠方”翻開了新的一頁,2019年被稱為“文旅融合元年”,更是中國文旅融合戰略實施的關鍵之年。我們分別對“2019年度十二大文旅政策大紀要”、“2019年度十二大文旅行業大事件”進行年終盤點,旨在讓各位“文旅人”,系統回顧2019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政策背景與市場呈現。
2019年十二大文旅行業大事件
01
門票革命 “價格走花”
“珠海長隆漲價,上海迪士尼新增票種,融創實行分票制”
2019年1月,珠海長隆官方網站發布門票價格調整公示:長隆海洋王國自2019年7月1日(含7月1日當天),將對門票價格進行調整,平日票在380元的基礎上,再上漲15元,特定票是從380元上調至450元。據悉,早在2015年底,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門票價格已經漲過一波,從350元漲至380元,這是第二次進行價格調整。
2019年12月6日,上海迪士尼公布門票調整政策,將原有三級票價變為四級票價,新增499元“特別常規日”門票,高峰票也做了少量的調整,新的票價結構和門票價格將于2020年6月6日實行。
2019年4月25日,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正式啟動,以“歡樂在一起,我們再出發!”主題,圍繞#帶著花橙去旅游#活動,從區域性的“華僑城旅游狂歡節”向全國性的“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升級。發布了2019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推出的“花橙優選、花橙特惠、花橙專享”三類產品。用一張“花橙卡”將攜旗下150余家文旅企業,全國近百個景區、主題公園、演藝項目,跨越全國七大區域,50座城市進行全域聯動,實現了8000萬人次的客流收入。
2019年3月起融創文旅集團大膽探嘗試“跳出樂園、發展樂園”的創新模式,對樂園進行“開放式經營”和“分票制模式”, 真正意義上實現“開放式經營”,進行“取消大門票,0元逛樂園”的新模式探索,探索市場嘗試新的票價變革。2019市場多變,主題樂園們玩起了“花式票價”革命。
△長隆海洋王國和上海迪士尼門票調整前后對比
“票價多元化,各有各的需求。從價格策略可以看到票面背后的市場策略,上海迪士尼與長隆采用增量策略,引導錯峰出游和淡旺季需求。華僑城的“花橙卡”全國景區一卡通,開創了業界第一個大牌玩法,僑城市場直銷聯動模式不是一般旅游集團能玩得動的。融創樂園是存活策略,放棄樂園定位走向城區配套公園。這意味著主題樂園的兩極分化,城市樂園與主題度假區的鴻溝越來越清晰。”
02
夜間經濟 “夜游走熱”
“夜游成為旅游爆款,夜游經濟讓消費提升”
2019年2月份,故宮“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燈光秀拉開了夜游的序幕,微博話題#故宮元宵燈光秀#閱讀達588.6萬;9月中秋之夜故宮“光耀紫禁之巔”的視頻火爆全網,故宮云中秋再次備受關注#故宮中秋燈光秀#關注度空前上漲閱讀量達1.5億翻了近30倍,雖最終證實中秋燈光秀只是一個視頻創意特效,但卻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人們對“夜經濟”的期待。
另外,2019年春節假期,在第二屆“西安年最中國”活動期間,大唐不夜城街區共接待市民游客1689.42萬人次,元宵節當日總客流量突破84.7萬人次,受到了全國的關注。2019年五一國慶期間,長江夜游、上海浦江夜等屬地文化地標景點客流也是屢創新高。2019年3月14日,中國旅游研究院主辦的“夜間旅游系列研究成果發布會”在文化和旅游部南區舉行。發布了《夜間旅游市場數據報告2019》。公布了我國夜間旅游參與度高,接受調查的游客中有過夜游體驗的占比92.4%,觀光游船、主題燈會、文化體驗活動成夜間旅游熱度風向標。
△2019故宮紫禁城上元之夜
△ 西安大唐不夜城現代唐人街
△武漢長江國慶燈光秀現場
“2019年,夜游的確是文化+旅游的爆款。作為旅游的時間衍生業態,一直是存在而不精彩,2019年風起云涌的夜游都是城市燈光工程及景區夜間開放的產物。獨立打造夜游品牌的鳳毛麟角,即使是故宮燈會,仍是存在盈利及IP鏈條未成熟的硬傷。夜游無限美麗,同志仍需努力!”
03
直播帶貨 “視頻走量”
“萬物皆可Vlog,直播帶貨成新潮”
2019年被稱為Vlog文化在國內全面爆發的一年。4月25日,抖音宣布全面開放用戶1分鐘視頻權限,并推出“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加速了Vlog的發展,歐陽娜娜、王源、吳磊等明星通過Vlog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日常,也促使Vlog不斷持續升溫,“萬物皆可Vlog”的提出,也推動Vlog在旅游、美食等不同情境中的應用,微博關于#vlog#的話題關注度驚人高達120億,也因此誕生一批旅游達人。
視頻圈里除了Vlog,直播更是不可小覷。百度指數顯示,2019上半年Vlog指數峰值43920是李佳琦的5倍,環比上升近3倍,但直播在后半年實現了反超,可以看出后半年李佳琦在百度指數出現了多個峰值,一句Oh My God 讓女孩子心甘情愿的打開了口袋。今年也是李佳琦爆紅的一年,2019年雙十一,口紅一哥李佳琦創收超10億,淘寶直播一姐薇婭直播引導成交更是超27億,隨著李佳琦和薇婭的走紅,直播在今年的雙11已經成為美妝、服飾、食品、家電、汽車等幾乎所有行業的標配。
12月4日晚9點,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主演胡歌、桂綸鎂來到“口紅一哥”李佳琦的淘寶直播間,通過燈塔×淘寶直播共同搭建的“沖擊播”線上路演,數據顯示,在線銷售的25.5萬張電影票僅僅在6秒鐘的時間就被一搶而空。毫無疑問,這是電影營銷領域一次成功的“破圈”嘗試。同樣是門票,文旅界是否適合這樣的破圈嘗試?值得嘗試。視頻類旅游攻略恰恰適合角色,2019年第四季度,虧損8年的“窮游”通過短視頻內容融合渠道實現盈利,利用碎片化的旅行興趣社交產品“Biu!”,一年時間讓窮游APP的日活翻了四倍,另外其雙十一期間和飛豬合作探索的內容營銷新模式,通過“達人賣貨”實現內容融合渠道的探索,證實了內容融合渠道的重要性。
2019旅游類綜藝大火,《青春環游記》《各位游客請注意》等旅游綜藝,帶火了不少旅游目的地。
△“Vlog”與“李佳琦”百度指數峰值及環比對比
△2019雙十一薇婭直播(4315.01萬觀看)和李佳琦直播(3682.09萬觀看)截圖
△夜晚旅行微綜藝《好玩夜蒲團》宣傳海報
“OMG,Vlog+旅游是為文化+旅游最佳銷售渠道,紅人直播負責搞嗨,粉絲負責買票,景區負責組合不同的產品、節目或空間設定最低票價,簡單粗暴直接有效。有膽者,先玩TA!”
04
場景娛樂 “國潮走起”
“510成為每年#國潮來了#重要的發聲節點”
今年你有被天貓“國潮”刷屏了嗎?2019年5月10日,天貓聯合百大國貨品牌開啟“國貨大賞”,引發巨大關注。“國潮來了”話題微博指數環比上升224.27%,墨水雞尾酒、火鍋牙膏、旺仔56民族罐等創意新品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微博“國潮來了”話題全網超30億關注度。
△微博#國潮來了#話題關注度
其實自2017年,國務院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以來,天貓就提出了“國品計劃”,推出的初衷就是響應國務院的號召,2018年更名為“國潮來了”進入大眾視野,2019年在累積二年的國潮基礎上達到了爆發,被大眾所熟悉,至此510也成為每年“國潮來了”發聲的重要節點。
△2019天貓510國潮來了系列海報
△冷酸靈×小龍坎“火鍋牙膏”&大白兔×氣味圖書館
△銳澳×英雄“墨水雞尾酒”&KITAYAMA 北山制包 x 云南白藥
△“旺旺”x“天貓”合作推“旺仔56個民族罐”
“國潮的到來,其實是中國同質性的傳統制造業品牌唯一IP化機會的到來。這些階段性的IP化,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快速與目標人群接觸的消費場景啊!!!這可是場景設計師最好的機會了,景區們準備好嗎?”
05
文博復興“文創走輕”
“全球博物館集體上網,線上逛博物館的人數首次超過線下”
2019年8月,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全球的博物館正出現“集體上網潮”,目前,已有24家博物館入駐天貓,僅故宮就在淘寶天貓開了6家店,大英博物館入駐天貓剛滿1年,即吸引了超過70萬粉絲。
線上逛博物館的人數首次超過線下:過去一年阿里平臺博物館自營店鋪訪問人次累計已超過16億人次,是2018年全國博物館接待人次總數的1.5倍。
博物館的網絡成交規模2年翻3倍:2019年整體規模相比2017年增長了3倍,2019年實際購買過博物館文創產品的消費者數量已近900萬。
博物館跨界產品的銷量是自營產品的3倍:家居日用、文化娛樂用品仍是博物館自營文創用品核心行業,占比超過80%。
文創不但是產品化,而且是演藝化:2019年7月,“故宮里的海洋世界——《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在深圳對公眾開放。故宮博物院作為文創界的“資深網紅”,今年仍然火力大開,深耕文創演藝產品并將其作為文創產品一種新的呈現形式在深圳、上海、南京等地進行全國巡展,實行“走出去”,走出故宮,走出博物館,讓文創融合演藝,使游客全方位立體化的感受博物館文創的媒體;
文創不但看現在化,還通過VR科技看未來:與此同時,2019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建館40周年之季,全球最大的兵馬俑VR體驗中心也在今年7月份正式落成,中華民族的象征“世界第八大奇跡”首次在VR科技下重現大秦帝國的盛世雄風,以此打造的首部“世界遺址“的VR寫實影片《秦?兵馬俑》,開創了文博業IP體驗的創新方式!未來也將會在全球進行巡展,這種新型的文創展覽形式在未來也許將成為趨勢。
△天貓發布的關于2019博物館文創產品市場的報告
△入駐天貓的文博品牌一覽
△故宮博物院《海錯圖》多媒體綜合展
△兵馬俑VR影片語言界面及VR體驗中心圖
“世界與中國的文博市場同步煥發新活力,這說明人們太需要心靈安慰了。在一件博物文創里尋找到的歷史氣味,如同嬰兒尋到了母親的乳頭,內心安寧平靜的情緒會遷移,這才是文創走紅的心理機制,不同的文創的時代形式感只是一種時代的加持而已。”
06
戰略轉型 “OTA走實”
“傳統OTA戰略轉型,驢媽媽等紛紛跨界入文旅”
攜程自1999年成立,經過20年發展,已逐步由一個攜程品牌,發展為多品牌矩陣集團,發展成為國內OTA的老大哥。2019年10月,攜程20周年慶典暨全球合作伙伴峰會召開。會上公布攜程未來“G2”戰略,G2即2個G:Great Quality(高品質)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攜程同時也面臨著來自“美團”的競爭,據美團和攜程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來看,美團在“到店、酒店及旅游”的總收入為61.8億元,同比增速40%,攜程總收入為105億元,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速僅12%,雖總收入不及攜程,但增速上已經遙遙領先,對傳統OTA產生了一定的威脅。11月27日,騰訊證券公布美團點評漲近3%創上市以來新高,市值達6048億港元,成為市值僅次于阿里、騰訊的第三大中國科技公司。美團點評進軍旅游行業以來已與“傳統OTA”和“飛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也倒逼著攜程戰略的轉型和升級。
今年7月驢媽媽率先進行跨界融合,以騰訊游戲經典的電競產品《穿越火線》為創新主體,以穿越火線重要的電競賽事節點“2019火線盛典”為契機,在電競之都上海,共同推出了國內首個電競城市文旅項目。并基于“電競+城市文化旅游”的新模式展開深度合作。
△“驢媽媽”融合電競文化布局“穿越火線”文旅項目
“在大數據代表的現實世界,沒有前臺后臺之分,只有獲利能力之分!作為攜程、美團、驢媽媽等線上渠道都是景區銷售的大尾巴狼,吃數據不吐數據皮,他們對景區流量的反向劫掠,一定會以捆綁IP的姿勢進入。如何雙贏,就看各位的實力了!”
07
都市旅游 “城市走紅”
“唐文化”紅了西安,“洪崖洞”火了重慶
今年7月,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為了增加游客的互動體驗,根據西安的城市吉祥物“唐寶”和“唐妞”設計了兩款不倒翁的街頭行為藝術表演,皮卡晨便成了“唐妞”,被大家稱之為“不倒翁小姐姐”,因一條與觀眾牽手互動的視頻一夜爆紅。她是一位90后女孩,名叫馮佳晨,一襲唐朝侍女服,一把團扇,掩半面唐妝,隨不倒翁來回搖擺,翩翩起舞,當她伸手與觀眾深情互動牽手的剎那間,仿佛夢回大唐。抖音#大唐不夜城#與#不倒翁小姐姐#話題播放量超21億次,短短幾個月,馮佳晨的個人粉絲也已超257萬,讓大唐不夜城瞬間火遍了全國,吸引了全網近30億的關注度。這是繼2019年6月《長安十二時辰》播出,在“火晶柿子”、“長安108坊”等唐文化大火,帶動西安旅游業的大幅度上漲之后,又一次因“唐文化”表演吸引到全國人民的關注,今年1月份,《商務部關于開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家公布了第一批試點名單,全國11條步行街入選,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上榜。“燈光、夜游、演藝”的加入,也讓西安從2018的網紅旅游城市,在2019升級成為了“夜游”網紅城市。
△不倒翁小姐姐抖音視頻,圖源“抖音視頻話題截圖”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圖源“大唐不夜城官博”
說到網紅城市,不得不提的還有重慶,重慶洪崖洞如今已是重慶的“第一”打卡圣地了,風頭甚至超過了重慶曾經最著名的旅游景點:解放碑、朝天門碼頭、長江索道等地方。2019年10月,重慶移動發布大數據顯示:洪崖洞2019國慶7日累計游客量高達87.75萬人次,是南濱路、朝天門客流的近2倍,成為重慶城市類旅游景點TOP1,而且在國慶期間,居然政府要求市民讓路給游客。洪崖洞其實2006年就已經開業了,其實就是一個小食街建筑,真正開始火,是從去年投巨資重新安裝了燈光系統之后,主要經營重慶特產和重慶特色小吃,白天游客不多,晚上燈光亮起的時候才是洪崖洞最驚艷的,去年到今年客流也是頻頻刷新記錄,客流和名氣的雙贏也進一步讓市場看到了網紅城市的魅力。
△重慶洪崖洞夜景圖片,圖源“重慶本地寶-犇犇”
”西安是2019年公認的網紅城市,一部劇一個人帶火一座城,十二時辰每個時辰都火的那種,而重慶是逆時代小食建筑串紅的那種。關于網紅城市紅多久的預測,我們是這樣看的,文化紅的久,文旅盈利實,現象紅的短,文旅盈利虛!這個政府也無能為力,關鍵是看城市的文化底韻了!”
08
主題樂園 “收益走贏”
“主題公園業績出現起色53%盈利,
年度效益預計可達3237.6億”
2019年11月,有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中國內地共有主題公園339座,其中25%虧損、22%持平、53%盈利(經營性)。10月《2019-2022全球及中國主題公園運行大數據及行業升級趨勢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主題公園的直接效益規模(含門票、餐飲、住宿等)預計將達到3237.6億元。一改2000年的統計狀況:“中國的主題公園70%都是虧損,只有10%能盈利”,反應出中國主題公園的業績出現明顯起色,各主題公園經營方開始逐漸成熟,摸索到了適合自己的經營方式。
△中國主題公園直接效益與規模預測,圖源“艾媒數據中心”
如果研究院的數據有待觀望的話,那上市公司年報應該是確定的。10月22日,宋城演藝發布2019 年第三季度報告。宋城演藝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18.23億元,同比增長17.56%;凈利潤10.07億元,同比增長17.98%,在演藝行業80%公司虧損的狀況下,宋城演藝卻牢牢占領中國旅游演藝的王者寶座,公司營業收入近五年復合增長率21.49%,歸母凈利潤近五年來復合增長率25.8%。因旅游演藝的加持,宋城以454億市值成為主題公園的年度大贏家。
09
粵港澳灣 “長隆走強”
2019年8月28日,是長隆創立30周年的日子,2019年對于長隆來說是三十大慶之年,對于長隆來說也是飛速發展的關鍵之年,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打造世界級城市群;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建設方案》,助力打造粵港澳世界級旅游大灣區,推動橫琴實現與港澳無縫換乘對接;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更是開啟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嶄新未來,近日澳門特區旅游局長文綺華表示澳門年均游客接待量從1999年的700萬躍升至近4000萬,澳門旅游人數增長超五倍,預計在今年年底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澳門將接待游客8000萬人。
而也正是這一切政策和機遇的到來,為處于珠三角的長隆帶來了持續加速發展的契機。據長隆集團創始人、總策劃及總導演蘇志剛透露,僅2019年7月1日至8月26日,僅57天時間,長隆集團旗下廣州、珠海兩大園區消費總人次達976.2萬,同比去年866.8萬增長了12.6%,并持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在長隆30周年之際,投資15億巨資打造的全新原創馬戲“龍秀”,于7月26日在珠海長隆劇院正式首演,在客流和口碑上實現了雙贏,也為30歲生日獻上了一份大禮,拉開大灣區國際演藝新序幕。
△長隆30周年慶典現場
“堅守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定位,堅持持久創新,堅持領先創新,堅持大投資建設,長隆因平凡而不凡。”
10
國漫崛起 “電影走高”
“《哪吒》率領國漫IP崛起,加速中國主題樂園強IP化”
2019年12月13日,據貓眼數據,截至下午18時15分,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607億,超過2018年的總票房成績,創造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總票房新紀錄。在2019年度票房排行榜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4億的好成績榮登榜首,成為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率領國產動畫IP崛起;榜單排名第二的電影是《流浪地球》,票房成績為46.55億,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成為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標志性作品,戰勝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42.41億票房,在國內單一票房回合上,小勝了迪士尼的漫威!
△2019年度票房破紀錄海報及TOP榜前2名海報
“票房上戰勝了迪士尼,樂園上還會有多遠?有很遠!電影是一種短期的文化現象,是IP戰略的浪花,而迪士尼的IP戰略是航母,跨越迪士尼卻不代表戰勝迪士尼。中國電影IP的成長更是充滿了政策的不可控性,中國IP的成長方式一定也不可以沿用迪士尼的大規模、產業鏈式創投IP,否則前景難測”
11
布局云南 “僑城走大”
“華僑城第二總部基地落子呈貢,助力全域旅游布局”
2019年11月,華僑城第二總部項目產品發布會召開,正式宣布華僑城第二總部基地落子呈貢。華僑城第二總部項目是華僑城集團“云南大會戰”的產物,今年7月,在會戰一周年座談會上,新簽約項目37個,簽約金額490億,與2018年累計簽約項目總計60余個,總額超2000億,已覆蓋云南省16個州(市)中的12個,實現了全域旅游75%的覆蓋率!12月,“昆明世博園改造提升項目”作為華僑城“云南大會戰”的重點項目,開工儀式也正式完成。
除布局云南外,華僑城集團主題樂園系今年也是取得了不少的成績,3月,重慶歡樂谷簽約奧飛娛樂,攜手動漫大IP豐富產品創新,籌建首個超級飛俠主題區;6月北京歡樂谷五期·香格里拉正式開放,深耕內容創新,年游客量突破500萬;10月,武漢歡樂谷萬圣節原創八大鬼王,深耕節慶IP創新……作為中國主題公園的首個締造者,華僑城的影響力仍在不斷攀升。
△華僑城第二總部設計圖
“華僑城越來越不像華僑城了,這是2019年最大的改變。從錦繡中華、世界之窗及歡樂谷系等傳統主題樂園,擴張到文化古鎮、城市會客廳等全域旅游,在慶祝錦繡中華30年之際,華僑城的主題樂園品牌也從“歡樂谷+瑪雅水公園”走向單飛瑪雅水公園(南昌)、農業休閑“成都歡樂田園”、北京歡樂谷獨創"甜品王國IP區"及"香格里拉主題區"、重慶歡樂谷收納了世界IP“超級飛俠”第一個主題景區,湖北打造了華僑城第一個度假區品牌“奇幻度假區",云南大理華僑城有了第一個與舞蹈藝術家合作的劇院"楊麗萍大劇院"……
12
文演風口 “演藝走泛”
“以演帶夜游,已成為城市及景區
市場增量的首選方式”
2019年1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數據,北京市演出市場觀眾達1120.2萬人次,總票房17.76億元。其中,旅游駐場演出貢獻最大,同比增加24.1萬人次(占比超過50%);7月,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了《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演出市場規模超500億,演出市場細分中,旅游演藝增速最快達9.93%,增長率接近兩位數。1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發布《2019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比起夜市美食街的誘惑,夜間節慶和文化場館的演藝活動更為消費者所向往。以旅游演藝為核心的宋城公園,也是以85%的毛利來自演藝,一舉成為國內旅游演藝第一股而被周知,這兩年在全國市場到處擴張更是生逢市場最好的風口。
而單一演出節目武漢《知音號》、廣州長隆大馬戲、珠海長隆原創馬戲《龍秀》、杭州新天地太陽馬戲《X綺幻之境》等越來越多的城市演藝成為地標,被市場所認可,以“演帶夜游”成為旅游消費的增量。
除此之外,長隆連續六屆的國際馬戲節的舉辦,更是持續的建立了中國在世界馬戲界的影響力。在今年11月長隆第六屆馬戲節上,長隆與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正式結為戰略合作伙伴,這是“長隆馬戲”演藝IP正式走向產業化的第一步,這意味著中國馬戲在西方馬戲的傳統領域上,進行了一次新的全球話語權整合。
除城市演藝外,景區演藝也開始因地制宜,進行了非常多視效演藝的嘗試。珠海長隆作為非屬地城市消費的旅游目的地,今年萬圣節除了在傳統鬼屋上調整升級體驗深度外,最大的亮點是突破了千篇一律的鬼屋、鬼域、鬼巡游等常規形式!以萬圣為核心進行內容演藝的定制性深化,獨創的IP沉浸式戲劇影院——“影怨里”及專門定制的萬圣IP電影《6號兇座》,將影片放到戲劇現場,AR視效打造裸眼5D效果,創造一種身陷戲中、欲罷不能的多維恐怖體驗。據《2019年珠海長隆萬圣戰報》顯示,萬圣期間入園總人數突破30萬,開園當晚人數同比去年增長288%、單日最高入園人數近4萬,在打造珠海長隆萬圣王國世界觀的基礎上,成就了長隆的標志性IP。
△武漢《知音號》-沉浸式演藝
△珠海長隆《龍秀》-國際級原創馬戲演藝
△杭州新天地《X綺幻之境》-太陽馬戲駐場演藝
△珠海長隆萬圣影怨里海報及《6號兇座》-視效演藝劇照
“無娛樂,不盈利!以演帶游,以演帶夜游,以演帶節慶,可能是文化市場最好的呈現,更是帶來市場增量最直接的產品,文化演藝越來越成為景區、城區的核心產品設計,視效演藝的也越來越受市場青睞。一臺好戲更是游客對于一個景區的核心期待。如此,市場倒逼概念規劃設計重新建立工作流程的時代也已經到來!2019年可能是“文化策劃”領先“概念規劃”的一個分水嶺。一切從文化IP規劃,娛樂場景規劃,創造不同,其次才是傳統概念規劃進入,安放相同。”
小結
2019年,文化旅游融合開局年!一邊是國家政策大力推出方方面面的,指導各種業態發展的文化+旅游的“融”政策,一邊是各企業不斷努力的文化+旅游行業各有各風采的“融”嘗試。從產業大事記來看,夜游走熱、文創走輕、城市走紅、電影走高、演藝走泛……等這些個方面都反應文化需求高于旅游需求,在文化層面上,市場需求來的更快更猛!
△2019年中國文旅行業年度盤點
據公開文件整理,2019年近38個文旅項目陸續開業,與去年相比同比增長52%。
△2019年開業文旅項目一覽
2019年十二大文旅政策大紀要
01
文旅融合“開局年”
2019年1月3日至4日,《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詩和遠方”再次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從10個方面具體部署了2019年重點任務。提出文旅融合發展的總思路是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則,并明確“六個著力”擴展融合路徑,從實踐層面推進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廣融合。
△圖片來源:中國旅游報官方媒體
開局之年,可以明確看到國家對于文旅融合的重視和決心,隨后湖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也相繼出臺了如《關于加快推進文旅融合IP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旅融合相關的政策規范,12月11日,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出臺《關于推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意見》,這是全國首次在省級層面出臺推進文旅融合的規范性文件,圍繞文旅融合提出七個方面26條舉措,去落實文旅融合“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規范性指導。
02
夜游經濟“走紅年”
2019年2月17日,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代表“故宮”首次晚間對游客開放,在元宵節舉辦了“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門票秒罄,火爆程度空前。故宮“夜游”的舉辦,點亮了中國城市“夜經濟”的集體想象。緊接著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夜經濟”的重視:隨后天津、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相繼出臺夜游政策,鼓勵夜游經濟發展。2019年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其中第(七)條明確提出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支持并鼓勵景區開業夜間游覽服務,到2022年,實現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消費集聚區。
△圖片來源:《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
03
全域旅游 “驗收年”
2019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第四部分“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中提出“發展全域旅游,壯大旅游產業”。為充分發揮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在促進全域旅游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還制定了《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2019年9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認定并公布了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其中13個省區市的驗收認定通過率為100%,為更多示范區創建單位創新發展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數據來源: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
04
景區質量 “提升年”
2019年3月8日,兩會上文化和旅游部雒樹剛部長發言強調:把質量作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線。年初,自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于實施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分別部署開展了文旅市場的整治行動,A級旅游景區整改提質行動,可謂是文旅市場的一次“大考驗”。11月6日,全國復核A級旅游景區5000多家,1186家景區受到處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級處理。以及在11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全國旅游市場黑名單的公告,和取消旅行社經營出境旅游業務、注銷旅行社業務的公告,均體現了對文旅市場的管理和規范。
△圖片來源:文化和旅游部網站
05
文旅演藝“規范年”
2019年3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關于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也是國家首個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正式文件。從四個方面對旅游演藝加以引導和規范,明確提出,到2025年,旅游演藝市場繁榮有序,發展布局更為優化,旅游演藝產業鏈更加完善,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推動旅游演藝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相關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2019年1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關于《文化和旅游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探索建立全國統一演出票務監管服務平臺,要重點對電音類、說唱類節目審核把關,著重加強脫口秀、相聲以及先鋒話劇、實驗話劇等語言類節目內容審核和現場監管,進一步加強演出市場的規范化。
△數據來源: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官網
06
非遺文化“扶持年”
2019年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主會場活動于6月7日至10日在廣州舉行。隨后7月、8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的通知,8月28日,又發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等系列公告。這一系列政策規定的頒布,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和“非遺傳承”的重視,也進一步強調了“非遺”在文旅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對非遺、傳統工藝助力文化扶貧的支持。10月,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胡雁現場介紹,我國設立專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自《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以來累計投入已超過70億元。12月9日,發布《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號》詳細公布了全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圖片來源:新華網公開媒體報道
07
鄉村旅游“加碼年”
2019年6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有6項遴選標準,推進農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6月28日,《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鄉村振興要以融合一二三產業發展為途徑,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關于公示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的公告》,對第一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游320個重點村名錄鄉村名單進行公示。12月20日-21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進一步針對“鄉村振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研究部署2020年“三農”工作。國家圍繞“鄉村振興”一系列的政策和規范的出臺,也反映出國家對“鄉村旅游”支持和重視的不斷“加碼”。
△《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內容截圖
08
紅色旅游“補助年”
2019年7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等7部門聯合修訂印發了《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辦法》,規定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由地方發展改革委申報,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定,年度投資計劃下達到具體項目,并明確提紅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受最高補助限額的限制。
△圖片來源:《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辦法》報道截圖
09
體育文旅“推動年”
2019年9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10個方面政策舉措,實施“體育+”行動,促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鼓勵建設體育服務綜合體、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進一步推動“文體旅”的融合和發展。
10月,文化和旅游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3399號建議的答復稱,將積極推動冰雪旅游相關標準的制度修訂工作,推動包括《冰雪旅游資源普查與評價》在內的冰雪旅游領域國家標準的研究探索和制度修訂工作,填補冰雪旅游資源國家標準的空白。在2019年ITB China國際旅游交易會上的調研《ITB China旅游趨勢報告》預測,中國體育旅游市場未來3年將增長25%-30%,體育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1.5萬億人民幣。
△圖片來源:《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10
文旅康養“破局年”
2019年,國家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于《2019文旅康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強調指出2019年將會有1.5萬億支持文旅康養,最高補貼100%。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也明確表示,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研學旅游、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等業態。2019年以來,重慶、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浙江等地陸續簽約布局康養類旅游小鎮項目,包括綠地集團、藍城集團、中信集團等企業。“文旅+康養”正成為文旅破局之路的重要布局形態。
△圖片來源:搜狐新聞公開媒體圖片
11
工業旅游“熱身年”
2019年11月1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指出,要發展服務衍生制造,發展工業文化旅游。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帶動效應突出的深度融合發展企業、平臺和示范區,企業生產性服務投入逐步提高,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兩業融合將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圖片來源:《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截圖
12
傳統旅游智能發展“立項年”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在會上發表講話
2019年12月15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旅游協會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旅游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辦。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在2019中國旅游集團論壇上表示,要積極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高新技術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傳統旅游產業內容生產、傳播方式、表現手段等方面創新,促進傳統旅游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