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月13日訊 10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平臺構筑、融合推進、綠色發展、創新驅動、主體培育和支撐保障共“六大行動,確保到2025年,我省鄉村產業振興取得重大突破;到2030年,鄉村產業體系更加完善,全省半數以上鄉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實施鄉村產業平臺構筑行動,根據計劃,我省將開啟“百園千鎮萬村”工程,按照“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思路,創建100個以上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0個以上省級農業產業強鎮、10000個以上省級鄉土產業名品村。通過三級平臺打造,促進縣鄉村聯動發展,輻射帶動鄉村產業興旺。
實施鄉村產業融合推進行動,開啟農村一二三產業產業融合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信息進村入戶和鄉村服務業提升等工程,到2025年,打造省級農產品加工強縣50個、示范企業600家,培育國家級、省級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40家。到2025年,實現鄉村旅游消費收入達到6000億元,農產品年網絡零售額1000億元,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
實施鄉村產業創新驅動與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提出,支持青島國際種都建設;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強化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功能定位和引領作用;全面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實現農田灌溉用水總量零增長,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啟動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建立覆蓋全省的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檢測監管平臺,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此外,實施鄉村產業主體培育行動。按照計劃,我省將開啟鄉土人才培強工程,編制鄉村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引進海內外適用人才,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業科技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創新創業,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農村產業帶頭人。到2025年,全省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穩定在300萬人。
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支撐保障,我省將加大加大鄉村產業信貸支持,每年篩選200個重大涉農項目進入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農業發展銀行綜合授信600億元以上。推動農業保險從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保價格、保收入轉變,研究出臺地方特色險種省級獎補政策,實現特色保險“一縣一品”。用地方面,建立臺賬和數據庫,利用4年時間全面盤活利用現有閑散土地。涉農市、縣(市、區)應統籌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和挖潛指標,保障農業項目用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