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了各行各業的正常發展,其中,文旅行業錯失春節旺季,所受影響十分明顯。疫情按下的“暫停鍵”,也引發了文旅行業對如何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的思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蔓延,1月中旬,《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緊急救援》《奪冠》《囧媽》《急先鋒》《熊出沒》等7部春節檔“種子”影片集體撤檔。隨后全國各地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并陸續發布通知宣布取消、停辦大型活動,關閉娛樂演藝場所。受此影響,全國各地文化場館紛紛關閉。在我省,120家博物館、197家公共圖書館、180家文化館、19家美術館、93家劇場、2221個文化活動站全部關停,損失巨大。
疫情讓文旅行業面臨危機,如何為其紓困解難?文化和旅游部協同各部門從資金支持、稅費減免、降低成本等方面扶持文旅行業,出臺了延長旅游企業2020年度虧損的結轉年限,對提供文化體育、旅游娛樂等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等政策。在我省,2月15日,省文化和旅游廳印發實施《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支持全省文旅企業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從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實施減稅降費、強化金融政策支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積極促進穩崗就業、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促進重點文旅項目加快建設、支持文旅企業提質升級和產品創新、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支持力度、加強旅游市場宣傳營銷等十方面發力,支持全省文旅企業發展。多方面出臺的扶持措施,不僅給文旅企業投資人和經營者吃了“定心丸”,也傳遞出政府與企業攜手共克時艱的政策導向。
“危機”,顧名思義蘊含正反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危險,二是機遇。在危機之中,往往醞釀著契機;在挑戰之中,往往孕育著機遇。危機與契機、挑戰與機遇常常并存。在為疫情過后的行業復蘇“埋頭”做準備的同時,文旅行業如何做到未雨綢繆,以提高抵抗風險、抓住機遇的能力更為重要。正如有業內人士預測,此次疫情可能對傳統文旅行業是一次洗牌,也集中暴露出了傳統文旅業態中的很多結構性問題,比如傳統景點、文化旅游目的地對節假日的嚴重依賴等。面對危機,有識之士能夠清醒地看到,這既是一個低迷期,同樣也是一個反思探索、孕育機遇的時期。
“云上”生活讓“機遇”嶄露頭角。無論是全省公共圖書館積極整合各類數字資源,免費提供豐富的線上閱讀服務,還是各大演藝單位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探索演藝產品多渠道發布、多終端呈現;無論是河北省文物局快速開通“河北數博”微信公眾號,與大眾“云約”博物館,還是國家博物館的30個虛擬展廳、國家圖書館的線上線下公開課,應對疫情,文旅領域應運而生很多新型體驗方式。
危機的盡頭,往往就是轉機與契機。努力捕捉危機中的轉機與契機,轉危為安,才能贏得新的發展機遇。正如業內人士所言,本次疫情按下的“暫停鍵”,也讓整個行業從業者進行了一次冷靜理性的思考,如何從危險中尋求機遇,讓文旅產業轉型加速,讓市場重回有序。期待文旅行業早日啟動“重啟鍵”,邁向一個新臺階。(河北日報記者曹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