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沈陽犀牛市集在1905文化創意園再度開啟。這是今年的第三場犀牛市集。 中新社記者 于海洋 攝
文創市集煙火氣,最撫市井凡人心。
近日,2020北京文創市集首站在順義區祥云小鎮開市。現代時尚的文創盒子、科幻炫目的太空艦艙、生機勃勃的城市花房……在充滿異國風情的街頭巷尾,設計感十足的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走出家門,在周末或夜幕降臨時置身大大小小的市集、街區,感受浸潤在多元文化下都市的愜意閑適,體味文旅消費新熱點帶動下的美好生活。
提振文旅消費
商務部辦公廳等七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小店經濟推進行動的通知》提出,鼓勵旅游景點、特色街區的小店以異域風情、地方特色、歷史文化等新奇體驗留住游客,增強美食街、酒吧街、茶葉街、文創街等街區“煙火氣”。
各地文旅部門紛紛出招,多角度、多層次為游客提供高質量文化和旅游產品,組織各類文創市集、特色街區等,滿足大眾多元化文旅消費需求,促進行業回暖。
犀牛市集、歇馬夜市、K11渾河之夏盛京創意市集、萬科紅梅創意園……從“空無一人”到“滿城煙火”,沈陽大大小小的文創市集已開啟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消夏新模式。文創市集的興起,豐富了沈陽旅游市場的產品業態和市民、游客的出游體驗,助推當地夜間經濟發展。
“犀牛市集是1905文化創意園于2013年帶入沈陽的文化活動,主要聚集餐飲小吃、手工藝DIY、文創展示等。園區以‘為手作匠人搭建聚合平臺’為初心,從最初的40個攤位發展至今,呈現過內容的攤位累計已超過1200個,吸引客流超百萬人次。”園區負責人王涵介紹。
“好久沒逛過這樣的市集了,很多非遺文創產品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是大開眼界”“這個東西還有嗎?我要再買一個”……長沙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啟動當晚,不少文創產品被搶購一空。
為創新文化消費場景,豐富區域夜間經濟形態,馬欄山好物文創市集邀請近90家文創商家共同參與,推出包含娛樂IP衍生、非遺手工湘繡、跨界原創國潮、生活創意美學等各類200余種產品。同時,市集還開展網紅主播直播、音樂歌舞表演等活動,將產品與場景、線上與線下、展示與銷售充分融合,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及文創愛好者駐足、選購,助力湖南文旅消費和文創產業新發展。
凸顯在地魅力
各地文創市集深度結合地域特色,充分發揮在地性文化的社會創造力,讓一個個深具文化、旅游創意的產品成功落地,走入大眾視野。眾多靈感與想法交匯、碰撞,衍生出美麗的創意之花,形成獨具魅力的城市記憶。
老字號“國潮”是上海靜安區文創市集的重頭戲。曾在20世紀70年代熱銷全國的蝴蝶牌縫紉機帶來新品WiFi智能縫紉繡花一體機,成立于1935年的中鉛公司推出融入“黑科技”的削筆器……原本留存在人們記憶中的老品牌再次驚艷亮相,煥發出生機與新顏。
雷允上品牌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上海雷允上藥業西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鄭宏說:“我們充分結合傳統與時尚元素,主要出售香囊、精油等文創產品,在攤位旁邊放置卡通立牌供游客拍照打卡,同時組織了香囊的DIY手工制作等體驗活動,讓游客充分感受老字號的魅力。”
位于成都市錦江區東大街的春熙路文創市集著重凸顯“文化氣息”。剪紙、插花、字畫……夜幕之下的市集熱鬧非凡。市集啟幕以來,每晚都吸引著大量市民、游客前往體驗打卡。整齊有序的攤位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各色商品,市民、游客饒有興致地穿梭其中,滿載而歸。
“希望通過集生活、消費和體驗為一體的夜間新場景喚醒市民們的市集記憶,共同營造春熙路商業文化,讓大家走近文創,感受文創產品魅力,體驗生活創意美學。”春熙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紅斌說。
據了解,春熙路文創市集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大咖直播帶貨,傳播成都文創和非遺;線下,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市集,現場進行文創產品制作。市集設置了近60家川蜀文化“民俗小攤”,市民、游客可欣賞到川劇演唱、吐火變臉、旗袍走秀等別具巴蜀特色的表演。
提升服務質量
文創市集的發展是民間文化創意聚集最接地氣、最具活力的呈現方式之一,也是旅游目的地頗具市井文化魅力的旅游吸引物。文旅部門需持續提升文創市集消費吸引力和服務質量,激發旅游者情感共鳴。
“扶植、鼓勵旅游和多種業態融合發展,不僅是為受疫情影響的文旅企業搭建生存發展平臺,也是在培育以本地游市場為主體的夜間休閑和文旅消費,進而為旅游全面復蘇做好準備,研發高質量產品,提供高品質服務。”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說。
當前,以文旅為核心內容的文創產品開發和營銷在沈陽頗為流行,而以犀牛市集為代表的文創市集則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臺,加快了遼寧省文旅產業復蘇的腳步。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引導旅游企業積極參與市集創意,研發更多成系列、有特色、重品牌的文創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推動旅游業發展。
“文創市集除提供文創產品售賣,還需要不斷豐富活動形式,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為旅游者提供沉浸式文化體驗。如圍繞傳統技藝打造手工制作體驗項目,通過前鋪后坊形式完善旅游者文化消費鏈等。”南京旅游職業學院副教授呂勝男認為,文創市集是形成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有效載體,能夠帶動集聚區購物、餐飲、住宿、休閑等產業經濟效益的整體提升,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動能。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表示,文創市集的開設是非常有益的嘗試,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文創、旅游產品,有利于提升購物環節在旅游產業鏈中的比重,助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建議在政策、金融方面繼續加強對文創市集的支持,引導文創與旅游融合轉變為一種連鎖發展模式,繼續深挖當地文化資源,拓展短距離休閑旅游消費市場。”
(采訪組成員:周鳳文 吳越 高慧 陳俊成 白驊 丁寧 范婷婷 劉宇艷 唐伯儂 執筆:唐伯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