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鯤解讀《山東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
“突出解決碎片化、低端化、封閉化問題,著力突破夜間旅游淡季旅游、市場主體培育、旅游智慧化三個難點?!睆場H介紹,《規劃》力求通過發揮齊魯文化優勢,推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精品旅游,建設紅色文化旅游基地、優秀傳統文化旅游基地,打造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高地、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張鯤介紹,為破解碎片化問題,在規劃建設四大文化旅游示范區的同時,突出打造六大文化旅游帶,推出16條綜合型經典文化旅游線路、7個系列主題特色型文化旅游線路,實現“串珠成線、連片成面”。為破解低端化問題,加強文化旅游資源發掘和整合利用,實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建設、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旅游景區質量提升、歷史城區文化旅游整合打造等五大工程,完善文化旅游精品體系;通過“文化+旅游”“文旅+”,培育文旅新業態,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為破解封閉化問題,依托山東省綜合交通網絡,提出構建南聯北引、西接東匯的區域開放新格局,南向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旅游合作共享,北向強化與京津冀城市群、東北地區和東北亞地區協同發展,西向強化與黃河沿線等中西部省份的對接和聯動,東向加強與日韓的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實現開放互動、協調發展。
《規劃》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助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重點任務之一:一是推進鄉村旅游集中連片發展。重點構建“六大鄉村旅游集聚帶”,即黃河風情鄉村旅游帶、運河文化鄉村旅游帶、齊長城鄉村旅游帶、海濱漁家鄉村旅游帶、沂蒙紅色鄉村旅游帶、城郊休閑鄉村旅游帶。二是創新鄉村旅游業態。充分挖掘利用鄉村旅游資源,打造一批田園綜合體、農旅特色小鎮、智慧農業園區、鄉村旅游特色村等龍頭示范項目。大力發展鄉村創意農業,引進文創、藝術、民宿、鄉村酒店等業態,建設一批農業創意園區。打造鄉村地標農業,加大對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棗莊古棗林、樂陵棗林復合系統、章丘大蔥栽培系統等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講好齊魯鄉村故事。三是打造鄉村旅游精品。堅持分類施策,打造旅游民宿聚集區,培育特色鮮明的旅游民宿品牌。規劃建設壽光現代農業博物館等具有山東特色的鄉村博物館,打造鄉村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精品項目。
到2022年,我省將重點打造1000個景區化村莊、100個精品旅游特色村、100個特色文化旅游小鎮,推出一批現代農業園區、精品民宿集聚區、特色鄉村旅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