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國多地通過培育文旅消費集群、深挖特色文旅資源等方式,打造夜間休閑旅游品牌,激發“夜幕下的消費潛能”,使夜經濟成為提振消費的“熱引擎”。
各地打造夜經濟品牌
今年以來,江蘇蘇州推出了“姑蘇八點半”的夜經濟品牌;上海啟動了首屆“上海夜生活節”;重慶市因地制宜,著力推進夜市街區建設……文旅夜經濟品牌化打造已成為各地城市“軟實力”的重要標簽。
在河南,從開封清明上河園的“東京夜市”,到鄭州東區的“放歌如意湖·藝術季”,再到洛陽的“古都夜八點”,一處處夜經濟“網紅地”吸引人們前來打卡?!班嵵菰絹碓接形幕諊?,越來越潮。”家住鄭州鄭東新區CBD的市民張宏經常帶著孩子在河南藝術中心逛“夜市”。
注重交互體驗、匯聚多種業態,是山東濟南泉城路夜市品牌的吸睛之處。6月初,濟南夜市開市試運營,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泉城路設立7個點位,邀請20多位街頭藝人表演;山東省柳子劇團更是將柳子戲《玩會跳船》帶到了街頭,男女主角與游客一同“游、購、娛”。這些新業態、新創意不僅豐富了游客的夜游體驗,也為“夜泉城”增添了濃郁的文化味。
西安大唐西市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考古起點,曾經各國商賈聚集于此,開展商貿與文化交往。如今盛景再現,每當夜幕降臨,身著唐服的“商賈”出現在大唐西市絲綢之路風情街“隱市”大集上,為西安的“夜經濟”增添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大唐西市集團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隱市”通過投壺射箭、古風市集等項目再現盛唐風采的同時,也想讓古老的回憶“活”在當下。
政策東風送來利好
四川成都武侯區現有19處大型購物綜合體,晉陽、雙楠、科華北路等10個商業中心,以及九眼橋酒吧街等15個各具特色的消費街區,已成為夜間消費的重要場所。圍繞豐富的夜間消費資源,武侯區政府出臺了《夜間經濟發展十條措施》,從打造優質夜間消費場景、適度開放夜市經營、鼓勵夜間消費業態融合等十個方面著手發展夜間經濟。
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5月底印發了促進市場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每年在全省重點打造10個商旅文體娛融合、規劃合理、環境優良、管理智慧、消費促進明顯的夜間經濟聚集區;每年在全省重點扶持10個以零售、餐住為主,兼顧休閑娛樂的夜間經濟示范項目。隨后,陜西省商務廳提出利用3年至5年,依托重點商街、景區和企業,在全省建設一批多個業態復合、區域特色鮮明、具有輻射帶動功能的夜間經濟示范城市、示范聚集區及示范項目。
濟南明確以“一湖一環”景觀帶為重點區域,打造泉水特色夜間旅游聚集區和系列品牌文化活動。值得一提的是,為探索街頭藝術展演長效管理模式和服務機制、拓展文化衍生形態,濟南擬從街頭藝術展演層面規范街頭藝術活動,提出要“確定展演點位、招募街頭藝人、加強培訓引導、合理安排展演時間”,對藝術水平較高、街頭展演現場效果好的藝人邀請其到指定展演點位進行展演;對征集的街頭藝人進行展演技能、相關政策、展演自律等方面培訓。
在河南開封市清明上河園里,“馬大吹”的吹糖人攤位前總是圍著不少顧客。“馬大吹”本名馬謙堂,1998年,清明上河園剛剛開發,他是第一批入園的手藝人?!翱缡F隊旅游剛剛放開,外地游客慢慢多了起來,生意比前一段好多了?!瘪R謙堂說。為了激發市場活力,確保商戶利益,開封“東京夜市”實施了免租金、免提成、免費入園等優惠政策,吸引上千家商戶報名。洛陽則出臺了《打造“古都夜八點”文旅消費品牌行動方案》,通過創新夜游產品,豐富夜游、夜購、夜宵、夜娛等消費業態,繁榮夜間文化旅游市場,激活文旅消費,讓“古都夜八點”成為洛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新亮點。
“文化賦能”促高質量發展
在一系列舉措的帶動下,各地夜經濟呈現出蓬勃活力,但也存在著統籌規劃不足、經營主體壓力增大、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姜繼鼎表示:“7月到10月是文化旅游消費的旺季,文化和旅游部已放開了省際團隊旅游,借此契機,河南279家景區對全國的中小學生免費,各個景區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動和精品線路?!碑斍?,河南省正在積極創新包括文旅夜消費在內的多種文旅服務,有效帶動以學生群體消費為主的“暑期經濟”,推動文化旅游、餐飲、休閑娛樂等行業加快復蘇。
開封萬歲山大宋武俠城營銷部經理趙寬介紹,目前該景區夜間游客逐步遞增,占到整體游客量的40%。景區正在夜間經濟、文化傳承、實景演藝以及游客參與度的提升上做更多功課。
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認為,當前一些地方夜經濟之所以不發達,和城市管理者的思想觀念有一定的關系。發展夜經濟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要為個體經營者著想,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服務和經商環境。提升夜經濟的品質還要在提升文化內涵上面下功夫,要著力打造夜經濟的文化地標。特色街區是城市的地標,也是文旅夜經濟的重點,如西安的回民街、南京的夫子廟、成都的寬窄巷子、重慶的磁器口等。把“一城一街”“一地一街”作為各地文旅夜經濟培育和發展的重點,有利于文旅產業集聚,有利于打造城市和地方文化品牌。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認為,以濟南本土的夜市為例,在國家發展夜經濟的倡議和地方政府的引導、規范下,其業態的豐富程度、商品的質量及管理、服務水平等較之以往都上了一個新臺階。但要向更高層面發展,政府的統籌規劃、精準培育以及措施配套都至關重要,既要明晰哪個區位、哪個時段適合夜經濟發展,又要統籌交通、城建、監管等部門形成合力。另外,也需要經營者不斷出新,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消費需求。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宣傳引導,引導群眾走出家門,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耙菇洕男螒B不止夜市,文藝演出、健身體驗、休閑旅游等都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需要人們突破以往一提夜經濟就是逛街、買商品的認知,從而變更消費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劉德軍說。
在政策的制定上,多位業內人士提出,要打出刺激文旅夜經濟發展的政策“組合拳”,統一規劃、重點突出,提高供給文化質量。一方面,統一規劃形成一批合理布局、功能完善、業態豐富的夜間經濟示范街區,滿足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最大限度激發消費潛力。另一方面,政府應有所側重,鼓勵從業者推出融合本地歷史文化、特色景點、民風民俗的產品,凸顯城市特色。
(本文由本報駐河南記者陳關超、張瑩瑩執筆,駐山東記者孫叢叢、駐四川記者付遠書、駐陜西記者秦毅參與采寫)
在鄭州“放歌如意湖·藝術季”活動現場,一位街頭藝人正在表演。 張瑩瑩 攝
西安大唐西市“隱市”開街時的情景。 秦 毅 攝
柳子戲演員現身濟南泉城路夜市,引來觀眾圍觀合影。 孫叢叢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