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者之間應保持溝通不斷線,不放手。”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29日在廈門如是說。
當日,第十六屆海峽旅游博覽會重要配套活動——2020中國(廈門)國際休閑旅游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戴斌以《開創小康時代旅游休閑新格局》為題發表演講,分享疫情后對旅游行業發展模式的系統反思。
戴斌指出,今年國慶國內旅游市場有望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據官方數據披露,“五一”期間中國接待國內游客達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人民幣,國內旅游市場正在復蘇。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五一”期間國內旅游人次恢復53.5%,旅游收入同比恢復36.7%。
談及出入境旅游,戴斌表示,出入境旅游涉及外交、衛生防疫等多方面業務,程序更復雜一些,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我們也正在做相關的政策儲備性研究。”
“現在可以看到,中美之間、中歐之間,航線和航班運力已經在增加了。”戴斌認為,未來,境內外旅游市場有望逐步開放。
戴斌表示,對此,相關業者可以提前做好謀劃。和國內旅游相比,出入境旅游業務專業性更強,人脈商務關系要求更高。應保留精干、骨干力量,儲存力量;吸取從疫情防控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提前謀劃產品和布局。
“(業者之間)保持接觸,這是最重要的。一定不要放手,手放開之后再拉上就不容易了。“戴斌說。(黃詠綢 楊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