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即將揭開大幕。從前八屆的山東文博會到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除了名字的“升格”,更是首次將文化產業博覽會和旅游產業博覽會共同舉辦。取往屆之精華,深化文旅融合,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深化文旅創新就要在內涵上下足功夫。“以文旅之名,赴小康之約”,今年恰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不禁提前暢想,這場盛宴將集聚哪些文旅元素?將如何展示鄉村脫貧成果,展現百姓小康生活?
深化文旅創新,助力撬動鄉村蝶變杠桿。從8月2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劇透”的情況來看,本屆博覽會將設置文旅融合、“文旅+”新業態、鄉村文化旅游振興等11個展區。從高大上的時尚高地,到兼具地氣地聚焦鄉村、展現百姓生活變化,這場吸引全國目光的高規格展會,對鄉村振興的刺激和拉動作用不容小覷。
通過深化文旅創新,山東深厚的文化資源變得更加年輕和富有活力。因為文化,旅游才立體起來,鄉村蝶變才有了著力點。這場展會幫助鄉村文旅發揮特長、突出特點,必將有力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深化文旅創新,邁出黃河國家戰略山東步伐。在去年的第八屆山東文博會上,首設的“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讓觀眾一展看盡九曲黃河,成為當時的重頭戲和閃光點。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周年之際,黃河元素在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的呈現同樣值得期待。山東是唯一沿黃又沿海的省份,而主會場濟南正在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今年依舊設立的沿黃文旅展區,將有助于濟南和沿黃兄弟地市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邁出更穩健的山東步伐。
深化文旅創新,推動“好客山東”從口碑到品牌。此前的山東文博會曾引入最吸睛的兩大文創“網紅”——故宮、國家博物館,故宮口紅、中國風的擺件雅玩收獲了各年齡段觀眾的的喜愛。齊文化的開放進取,魯文化的重禮敦厚,跨越千年仍深刻地影響著山東這塊熱土,底蘊深厚的齊魯文化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創IP?
在即將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上,你會看到不少“大咖”身影,甘肅敦煌文創產品、成都創意設計周、紅紡文化來了,大嘴猴、憤怒的小鳥等全球知名IP來了,它們除了吸引年輕人群,也將帶給山東文創企業更多啟發,推動“好客山東”從口碑到品牌,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深化文旅創新,進一步提振旅游消費。當前,山東文旅行業正加速回暖,能否用一場文旅盛宴激發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復蘇提振?在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上,不但有11個線下展區“百花齊放”,而且有11個線上展區全景展示;將在全省策劃開展名優產品直播帶貨、龍頭文化產品生產基地直播探營、網紅主播帶你云游齊魯等直播活動;將舉辦一系列文旅嘉年華活動、文旅論壇活動,展會的平臺作用充分顯現。
大運河、一帶一路、沿黃文旅……這些旅游地都將在單獨的展區得以呈現。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正在形成“1+1>2”的強大格局,展商們曬出精品,曬出匠心,在深化文旅融合中激發市民消費潛力。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山東文旅經濟也在進一步點亮,向世界打出一張靚麗的“好客山東”名片,讓文化旅游紅利普惠于民,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