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旅游景區資本化進程大有提速之勢。8月6日,西域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域旅游)“逆風”上市,成為新疆旅游“第一股”;8月14日,歷史文化類主題公園開封清明上河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園股份)宣布進行IPO輔導備案;8月18日,恐龍園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州恐龍園)向深交所提交創業板發行申請,再次沖擊IPO。
景區沖擊IPO的背后,需要邁過哪些坎兒?
景區沖擊IPO多有坎坷
有媒體報道稱,常州恐龍園日前已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股票(A股)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報材料,此次擬發行數量不超過5870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每股面值1元。
據了解,常州恐龍園的IPO之路異常艱辛。2012年該公司首次沖擊IPO未成功后,2015年開始轉投新三板,不過也沒有下文;2017年再度遞交招股書,遺憾的是又遭到否決;今年8月又一次沖擊IPO,而此時距離第一次籌備已經過去了8年。對于屢次籌備而不中的結果,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方面給出的意見是該公司存在“營收和業績下滑”和“營收真實性”等問題。
比起常州恐龍園,西域旅游的IPO之路更為坎坷,一走就是16年。
西域旅游成立于2001年,擁有5A級景區天山天池,4A級景區吐魯番火焰山、伊犁解憂公主薰衣草園和3A級景區五彩灣溫泉。2004年,西域旅游首次向IPO發起沖擊,沖擊失敗后于2015年選擇登陸新三板,但IPO之路一直未停止,最終在今年8月成功登陸A股。
清園股份近期正式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擬在A股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證券公司輔導并已進行輔導備案。
近年來,全力沖擊IPO的旅游景區不在少數,例如井岡山旅游、普陀山旅游都曾兩度遞交申請,但中途都因各種原因撤回。更早一點,貴州黃果樹瀑布、河南云臺山、湖北武當山、山西五臺山等國內知名旅游景區也都流露出IPO意向,并接觸了相關投行。不過,近5年內運作成功并上市的只有九華旅游、天目湖旅游和西域旅游3家,就算是近10年來成功上市的也僅有6家。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表示,旅游產業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構成,是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當下迫切需要的精神消費,是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經濟內循環的重要組成和以消費為主體的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前景廣闊,愈加受到資本市場的歡迎。旅游企業希望借助資本的力量,加快對業態、產品、服務進行創新,使企業發展能夠跟上乃至引領市場消費需求,處于競爭優勢地位,所以對IPO充滿興趣。
靠“門票經濟”難以上市
記者了解到,2000年以前,旅游景區上市的條件不算“苛刻”,自2006年國家相關部門出臺《風景名勝區條例》后,門檻陡然拔高。因為條例規定,風景名勝區門票由管理機構負責出售,門票收入和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不得將規劃、管理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委托給企業或者個人行使。也就是說,景區門票不再作為上市主體的收入,這對于國內大部分嚴重依賴門票經濟的景區來說無疑是一記重擊。
據了解,常州恐龍園以文化品牌構建和輸出為特色的景區發展之路,形成了獨有特色和競爭優勢,同時其參與性、體驗性為主導的產品設計,也更符合當下兒童和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這些都是其沖擊IPO的優勢。不過,常州恐龍園旗下最具盈利能力的是中華恐龍園,2019年園區綜合業務收入占比將近當期營業收入的八成,而其中門票收入又是大頭,如果常州恐龍園無法擺脫門票經濟的束縛,將很難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清明上河園是以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實景比例復原再現的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清晰的文化定位、良好的IP形象以及完善的設施服務,讓景區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2019年,景區旅游綜合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9.7%,凈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3.82%。清明上河園的營收結構相對多元,主要通過門票、餐飲、住宿、演藝、停車場管理等綜合性服務獲取收益。此外,景區未來有意通過輸出管理模式等方式進一步擴大營收,這對沖刺A股來說無疑是加分項。
吳麗云表示,國內多數有影響力的景區都是國有景區,門票無法上市,使得這些景區在申請上市時需要剝離景區門票,客觀上增加了難度。以門票收入為主導的景區一旦離開門票,如果景區的其他消費性產品和服務欠缺,非門票營收和利潤缺乏則很難說服發審委。而在民營類景區中,單純以自然或人文資源運營的景區大多先天條件一般,難以形成全國范圍的市場吸引力,客源和收入不夠穩定;以人造資源為主的景區需要具有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和IP塑造能力,而多數景區又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因此多年來A股市場鮮有“新面孔”出現。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除了上述原因,存在歷史沿革及股權演變較為復雜,涉及文化遺產、宗教信仰,土地、林地等使用權不明晰等情況的景區在沖擊IPO時也會格外艱難。
資本化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
西南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朱斌表示,在當前創業板注冊制交易條件下,各行各業的優質企業都獲得了快速IPO的機會,旅游企業也不例外,尤其今年旅游業作為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通過IPO能夠解決流動資金和投資資金的難題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具有現實意義。
據披露的數據顯示,西域旅游此次公開發行股份后共募集資金2.79億元,將主要用于天池游客服務中心改擴建項目、天池景區燈桿山游客服務項目、天山天池景區區間車改造項目,以及歸還銀行貸款。這筆資金及時到位,大大緩解了西域旅游建設發展的困境,這讓西域旅游嘗到了上市的甜頭。
吳麗云表示,景區資本化之后更利于拓展新業務、把握新機遇。以常州恐龍園為例,借助IPO,公司將更有精力去關注新業態的發展,無論是研學旅游、夜間旅游,還是沉浸式體驗,都是當下大熱的新業態和新產品,完成對景區產品的提質升級,將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吸引新客。也就是說,在資本的保障下,景區可以通過持續創新在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優勢地位。
近年來,證監會多次表態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景區因此迎來新機遇。不過,謀求上市的景區必須擺脫同質化競爭、單一門票經濟等運營模式,多元發展、激發活力,讓資本持續產生興趣,否則投資熱潮過后就會陷入“寒冬”。當下,受全球經濟發展滯緩、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結束等因素影響,即便是已經成功入市的西域旅游似乎也不敢“安枕無憂”。下半年,西域旅游能否扭轉局勢、能否募集到更多資金、能否規避股市風險等,都有待觀察。那些更復雜、更專業的問題不僅僅是西域旅游要面對的,也是所有沖A的旅游企業要考慮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