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文化和旅游行業遭受沉重打擊,但也倒逼行業的轉型升級,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和結構調整,推動了文化和旅游產業數字化的整體進程。以數字新基建為代表,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突破與交叉應用,5G、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正在對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格局和趨勢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在有效解決文化和旅游管理、服務及營銷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問題。目前,新基建的提速為文化和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文化和旅游產業正在加速走向數字化,例如景區預約的常態化,數字化平臺的效能、用戶體驗、運營水平等新應用場景的提升和優化。
對于文化和旅游行業、市場、企業來說,不僅要抓住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新機遇進行提前布局,謀劃能夠適應新消費場景的數字文旅解決方案,還應該以新的思維圍繞內容和形式打造數字文旅新基建。同時,在數字新基建浪潮下,文化和旅游行業要更加重視新技術應用背景下的網絡信息安全隱患。如,5G技術在文化和旅游行業的廣泛應用,將使景區直播、短視頻、VR體驗等產品快速觸達用戶,大幅度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但用戶信息安全、身份認證及通信安全風險等問題,會給文化和旅游企業、管理部門及廣大游客帶來負面影響。再如,文博院館的云展覽、金牌導游的云直播帶貨等應用快速普及,更多的關鍵數據和隱私信息通過復雜的終端流轉,泄露風險更高,保護難度更大。
文化和旅游產業在抓住5G、超高清等新技術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新業態,鼓勵創業創新的同時,構筑新的網絡安全觀。
一要強化網絡信息安全意識。此前幾十年里存在于設備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地域之間的物理界限消失,設備間的網絡硬件屏障不復存在,隨著數據“跨界流轉”的速度越來越快,未來的網絡攻擊不再只影響虛擬空間,而是擴展到現實世界,威脅所有聯網終端。從國計到民生,都需要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思維與意識。
二要完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數字文旅建設標準,包括線上用戶信息采集標準、管理標準、共享標準、安全標準等,全面覆蓋文化和旅游數據的采集、更新、維護、共享和應用過程,保障各類信息資源無縫對接。制定和完善智慧景區、智慧酒店等的管理、服務、營銷評價指標,統一不同區域文化和旅游資源的標準規范、評估審核,提高管理部門的網絡和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加強對文化和旅游產品線上展示內容和經營行為的監管。規范文化和旅游數據信息脫敏、清洗、共享交換等環節的管理,強化數據隱私保護,發展專業化、社會化的信息安全認證服務,構建合理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提高數字文旅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三要圍繞網絡信息安全布局數字文旅建設。網絡安全技術是數字新基建最重要的基礎型技術之一,因此數字文旅基礎設施的布局需要從建設之初就筑牢安全基石,根植內生安全屬性,不僅需要通過硬件承載布設,還需要通過軟件應用驅動運行,從微觀到宏觀,都要以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為前提,加強科學研判、系統謀劃,形成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技術創新、安全保護的良性生態,不斷融入數字經濟發展大格局。在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過程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形成數字文旅產業安全能力的基礎條件,有效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讓人民群眾在數字文旅產業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單位:文化和旅游部信息中心 作者:陳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