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鄉村旅游與民宿工作現場會日前在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精神,總結經驗做法,分析形勢任務,部署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戰略,圍繞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擴大優質產品供給,推動鄉村旅游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全面提升綜合效益,實現高質量發展。
政策支撐 復蘇強勁
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游部加強形勢研判、采取有效措施、爭取政策支持,幫助鄉村旅游企業及從業者紓困解難;發布《關于統籌做好鄉村旅游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場復蘇有關工作的通知》;積極協調中國農業銀行加快落實《關于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的通知》;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啟動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遴選推薦工作;征集發布3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編輯出版并發布《全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案例匯編》,包含6種發展模式122個典型案例;及時指導全國鄉村旅游監測中心開設“鄉村旅游面對面”直播課堂,目前已完成33期直播課程,累計在線學習超過45萬人次。
據測算,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鄉村旅游總收入695億元,同比下降77.1%;到第二季度,形勢大為好轉,環比增長達148.8%;7月至8月,鄉村旅游總人次、總收入恢復更為明顯,從業人員數量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有望率先全面復蘇、實現穩步增長。
在旅游扶貧方面,文化和旅游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出臺各項政策穩定貧困人口就業;積極協調對接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快2020年中央預算內資金下達,文化旅游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343個、資金33.37億元,其中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旅游項目327個;文化和旅游部組織編印了《“三區三州”大環線自駕路書》,在《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建設工作方案》中,明確要求“各級報送推薦名單應適度向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傾斜”。
此次會議強調,要在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抓好政策落實、推動產品創新、拓寬銷售渠道、做好宣傳推廣、強化安全保障,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工作。要推進傳統鄉村旅游產品轉型升級,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要進一步加大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旅游環境共建共享;要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與創造性,讓更多農民投入鄉村旅游事業、受益于鄉村旅游發展;要踐行“兩山”理念,始終堅持以保護為前提、開發與保護并舉,牢牢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基本農田紅線;要把促進文化繁榮、堅定文化自信作為重要目標,讓鄉村旅游為鄉村文化振興增添動力。
示范引領 創新驅動
開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重要政策抓手。目前,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已經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此次會議發布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介紹,江蘇不斷加強鄉村旅游重點村和重點項目培育,結合每年一屆的江蘇省鄉村旅游節,推出鄉村旅游創新發展典型案例,引導全省各地在相互借鑒中共同提升、在各展所長中創新發展。如南京市江寧區鄉村旅游在“五朵金花”帶動下,已形成全域“金花朵朵”;常州市慶豐村通過打造“金色慶豐、藝術田野”農旅項目,找到脫貧致富“新鑰匙”,成為旅游富民“樣板村”。
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袁家村村委會主任王創戰回顧了該村旅游發展歷程中解決人怎么來、怎么留人、全面提升的“三個階段”,分享了打造農民創業平臺、成立農民合作社、實現優勢項目產業化的“三步走”經驗做法,以及“進城、出省”戰略。
天津市寶坻區趙家灣村黨支部書記董永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全村發展生態旅游,面貌煥然一新,擁有濕地公園、涼亭棧道、千畝荷塘、千畝稻田等區域特色,大力投入街道、垂釣臺、農家院等設施建設,豐富了游客體驗、促進了村民增收。“千畝稻田和藕田,同時養有稻田蟹。游客不僅可以體驗插秧、采藕等農事活動,還可以垂釣,購買稻米、稻田蟹、藕等農產品。”
因地制宜 加快發展
此次會議明確了發展鄉村旅游的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和正確理念,強調了鄉村旅游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作用。各地參會代表紛紛表示,要把會議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運用到指導鄉村旅游與民宿發展的實踐中,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麗娜表示,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和邊疆大省,黑龍江將進一步落實好此次會議對鄉村旅游工作的全面部署要求,立足本省實際,發揮特色優勢,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下一步,將充分發揮農業大省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按照鄉村旅游規劃要求,將鄉村旅游作為旅游強省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分類指導,發揮21家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示范引領作用,做足特色,促進農民增收,進一步助力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文旅力量。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介紹,廣西今年7月份出臺了《關于促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一步,要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林業、水利、健康、體育、教育、科技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鄉村旅游產品提質增效;整合鄉村旅游優質資源,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鄉村旅游品牌體系;深入挖掘鄉村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明等鄉村旅游特色文化,發展有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的美麗鄉村;發揮政府積極作用,組織鄉村旅游市場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表示,浙江將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繼續深化實施“百城千鎮萬村”景區化建設,引導鄉村旅游集中連片發展。同時,堅持“文化賦能,旅游激活”的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依靠專業化服務和管理,構建專業鄉村運營體系,加快鄉村旅游產業布局和綜合發展,探索鄉村旅游的利益分享機制,著力提高當地村民和村集體收入,實現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的重要轉化,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讓鄉村和民宿成為展現浙江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