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緊緊抓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歷史機遇,持續通過創新引領、協調聯動、綠色導向、開放共贏、共享發展,推動文化和旅游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是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的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為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對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世界旅游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三五”時期,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門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緊密銜接重大國家戰略,推動《“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深入實施,取得了決定性成果和歷史性成就。文化產業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效益更加凸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文化和旅游市場監管水平明顯提升,文化、旅游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文化和旅游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為編制和實施“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謀劃好“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分重要。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建議》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注重戰略性,把握規律性,體現創新性,突出實踐性,高質量編制好“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
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要緊緊抓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大國家戰略和重大歷史機遇,充分發揮文化和旅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通過創新引領、協調聯動、綠色導向、開放共贏、共享發展,推動文化和旅游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必須堅持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推動文化、旅游和經濟、社會深入融合,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相統一。
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堅持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推動文化和旅游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繁榮文化和旅游市場,健全文化和旅游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場服務監管水平,大力營造良好文化和旅游發展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深化文化和旅游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重點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現代文化和旅游市場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增強文化和旅游發展動力、活力,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必須堅持加強開放合作。要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抓住實行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利契機,推動文化和旅游開放合作走深走實,更好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健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擴大“歡樂春節”“美麗中國”“文化年”“旅游年”等品牌效應,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中國旅游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