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北京最佳賞秋期,紅色、金色、褐色、黃綠色的彩葉融合在一起,讓秋日的古都更加絢麗多彩。據報道,為了給游客提供良好的賞秋感受,頤和園延遲清掃落葉,為游客打造后溪河景區和耕織圖景區兩個特色“落葉景觀區”,保留秋季的自然美感。
北京的秋季五彩繽紛,但時間較短。11月上旬,大街上行道樹和公園內多種樹木紛紛落葉,金黃色的落葉映襯著藍天白云,踩上去能聽到沙沙的腳步聲,給人一種與大自然的親近感。
為保障消防安全和行人通行,環衛工人會對一些地方和道路的落葉及時清掃。而對于一些消防安全隱患較小,又不影響通行的道路和公園部分區域,在做好安全防范的前提下,像頤和園一樣延遲清掃落葉,不僅節省了每天清掃落葉的人工,又讓游人延伸了賞秋的自然美感,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筆者認為,設置“落葉景觀區”,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從“清掃”到“緩掃”,是一種觀念的進步。如果能在某些景區實現“落葉不掃”,那更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眾多大樹小樹的落葉,能在它每年生長的土地上經過大自然的日曬雨淋,重新化為泥土,生長為新的綠葉,不是更好嗎?這也是我們倡導的讓森林“走”進城市,“走”進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設置“落葉景觀區”有利于環保,有利于提升游人對賞秋的自然美感。落下的是樹葉,永不落下的是人們對大自然美的向往,對大自然鄉土氣息的親切感。期望各地各景區能有更多的“落葉景觀區”,讓游人在寧靜、和諧、美麗的秋色中,陶冶心靈,從而塑造美的文化、美的生活、美的人生。(作者: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