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和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帶來了嚴重的氣候問題,氣溫不斷上升危及到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低碳經濟應運而生。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低碳旅游作為低碳經濟的一部分,是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揮頂層設計的主導作用。低碳旅游是一個系統綜合工程,涉及眾多利益相關主體,需要政府部門引導、協調與規范各方利益主體。一是地方政府要重視編制旅游地生態保護、旅游開發、旅游交通與接待設施、旅游信息化、能源消耗模式等低碳發展規劃,明確旅游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思想和行動目標,編制低碳旅游發展行動方案。二是制定低碳旅游發展政策和制度。在頂層設計方面可以參考國外的相關政策,制定相關能源法、排放法,征收碳稅、排放稅等等,引入清潔發展機制;制定出臺激勵政策,加大低碳旅游的財政投入和財政補貼力度,對實行低碳旅游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和貸款優惠。對于那些不采用低碳經濟模式發展、對環境造成污染、浪費資源的旅游企業征收費用,促使其改變發展模式。制定低碳旅游發展認證,制定固碳匯碳交易、低碳消費等制度,并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構建國際合作平臺,加大低碳技術研究支持力度。三是營造低碳旅游發展環境。加大低碳旅游發展宣傳。綜合運用網站、微信、微博、直播平臺、報紙、電視等媒體對低碳旅游發展理念、價值以及發展模式、路徑進行公益宣傳。
轉變旅游企業管理與運營模式。旅游企業是旅游低碳化實踐的重要主體,低碳旅游理念能否有效貫徹落實,處理好生產經營與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的關系至關重要。一是旅游企業要注重自身節能減排。要根據政府制定的低碳旅游相關政策、標準,積極轉變旅游經營模式,加快低碳技術創新。在企業內部要大力營造綠色、環保的企業文化氛圍,加強對員工節能減排的理念教育。二是設計和開發低碳旅游產品。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設計開發綠色消費模式。不斷推出“綠色酒店”,加大節能、循環等設備和技術的應用,取消客房的一次性用品,進行技術改進,采用水循環系統、使用節能燈以及智能化設備。三是強化低碳旅游服務。制定符合各行業的旅游低碳服務質量的等級標準、服務質量檢測體系和反饋體系以及服務質量管理督導體系。豐富低碳旅游服務內容,如增加對低碳旅游的宣傳、展示和咨詢等服務內容。完善和推廣利用旅游信息電子服務系統,實時反映景區景點的客流信息、交通信息、住宿信息等。四是建設低碳景區。建設低碳旅游設施,如在景區內建設自行車車道、徒步游覽道等。在景區的建設過程中,使用循環污水處理裝置,建設生態廁所、生態停車場。建設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應系統。實行智能化管理,通過完善景區監控網絡系統,實現景區資源數字化網絡管理。
引導旅游者踐行低碳旅游消費。旅游者作為低碳旅游產品的消費者,在低碳旅游發展和推廣過程中至關重要。要從多方面對游客加強低碳旅游的宣傳、教育與引導,增強大眾的環保意識,倡導低碳旅游新理念。一是引導培養低碳消費意識。在景點旅游的過程中盡可能選擇步行、自行車或者新能源觀光游覽車等低碳的交通方式;形成對低碳環保產品的購買偏好,在購買旅游產品時充分利用網絡媒介,運用電腦、手機,通過網絡獲取旅游資訊、旅游預訂等,利用微信、支付寶、銀行卡、信用卡等進行購買交易,盡量減少現場的紙質交易;對自己產生的垃圾進行回收,拒絕隨地亂扔。二是踐行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低碳飲食,倡導以素食、地方特色為主,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合理安排食物分量,避免浪費;低碳住宿,盡量選擇帶有“綠色標簽”的旅游酒店,自帶洗漱用品,不使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并養成良好的節水、節電等住宿習慣;低碳交通,盡量乘坐公共交通,減少自駕車出行,或者騎自行車進行近郊游;低碳購物,以選擇旅游地原生態的旅游產品為主,盡量購買采用可分解、無污染、可回收再利用等包裝材料的旅游商品。
發揮社會組織在低碳旅游發展中的作用。社會組織作為環境保護的一支生力軍,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和國內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政府和市場之外的“第三支カ量”,要充分發揮其對低碳旅游發展的支持和協助作用。一是加強社會組織與政府部門、旅游企業的相互協作,共同參與低碳旅游相關政策制定,參與和幫助地方和旅游景區建立低碳旅游發展規劃;二是為旅游景區工作人員、旅游企業員工和旅游者舉辦低碳旅游知識和低碳旅游項目培訓,為旅游景區、旅游企業提供技術、資金、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對旅游目的地生態環境保護情況實施嚴格監督和評價,把其評價作為景區考評級別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以對那些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的地區施加影響和壓力(作者:范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