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數字藝術產業論壇9日在京舉辦,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耿軍在會上指出,近年來,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不斷加快,有利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2.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9%,彰顯出文化新業態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
耿軍表示,當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復蘇勢頭良好,數字藝術在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可以發揮優效的作用。借此機會提幾點建議:
一是堅持正確方向,守正創新,用數字藝術的新技術、新業態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教育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提高品質內涵,努力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數字藝術產品。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加強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超高清、無人機等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發展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產品,豐富數字藝術形式和內容,注重運用新技術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把蘊含的價值內容與新技術、新形勢、新要素結合好,實現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
三是推動融合發展,數字藝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種應用場景,要推動數字藝術在重點領域和場景的應用創新,拓展在城市空間、城市綜合體、文化場館、景區街區等文旅場景的應用,與互聯網旅游、智慧旅游等新模式聯動發展,提升文化內涵和科技水平,引領消費潮流,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