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上的康養,可以依賴醫療康復技術和自然生態環境,為心靈賦能,則可以通過深挖康養資源背后的紅色文化內涵,讓游客獲得心靈的滋養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產業備受關注。社會面臨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等壓力,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人們更加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康養旅游越來越受到青睞。
康養旅游是現代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健康和養生旅游”。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越來越多的游客不再滿足于常規的依賴于醫療康復技術或良好的生態環境資源的康養,而是希望體驗具有特色的康養旅游產品,以求達到內在心理的滿足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和紅色旅游資源并以紅色文化為內核驅動的新型康養旅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游客尋求心靈慰藉的出游目的,或許將是后疫情時代旅游市場發展的新風口。
康養旅游可以具體分為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康養,對應的是“身”和“心”。好的康養旅游產品不僅是身體上的康復療養,更應追求心靈上的滋養和精神上的提升。
要尋求康養旅游的新突破,首先需要明確康養旅游并非針對某些人群的特定旅游形式,而是一種面向全民需求的多樣化旅游形式。游客身體上的康養可以通過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自然生態資源的開發,而心靈的賦能,可以通過深挖康養資源背后的紅色文化內涵,厚植紅色基因,讓游客在接受紅色文化熏陶的同時獲得心靈的慰藉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以達到心靈康養的效果。
要達到厚植紅色基因,實現康養旅游內在的心靈康養效果,就需要創新提升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的深度及豐度,實現紅色旅游資源與康養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凝聚合力,推動康養旅游新業態的形成。
一是開發多元化紅色康養旅游配套產品,讓游客身心愉悅。目前,紅色文化資源所在地區大多受地理因素影響,接待能力有限,難以達到康養旅游所需的配套要求,還需要進一步對目的地進行優化升級,對食住行游購娛等硬件設施進行改善,滿足游客傳統的康養需求。
二是開展沉浸式情境體驗,充分利用V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術,讓游客“身臨其境”,實現紅色革命故事的深層次場景體驗,增強游客的情感共鳴。
三是循序漸進,深挖紅色文化內涵,講活紅色故事,幫助游客從“感同身受”的認知層面上升到認同層面,爭取實現紅色文化在康養旅游過程中的教育與價值引導作用,達到使游客精神境界得到提升的效果。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商學院 作者:陳文捷 歐春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