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脫貧攻堅任務的如期完成,為我國“十四五”時期推動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翻開“十四五”規劃建議,我們看到,“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新提法首次進入我們的生活。如何把握新論述背后的新含義,聽聽專家怎么說。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認為,要準確理解“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可以從“鞏固”“拓展”“銜接”三個方面入手。
鞏固是基礎。做好鞏固工作,一方面要確保脫貧人口不再返貧,另一方面,要確保新的脫貧人口不再產生。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來之不易,鞏固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為了讓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未來五年,國家仍需保持總體穩定的財政投入力度,延續脫貧攻堅期間實施的有效幫扶措施,將脫貧攻堅的有益經驗吸收借鑒到鄉村振興的工作中。民生保障安全網進一步扎牢織密,讓農村脫貧群眾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拓展是手段。林萬龍認為,向誰拓展,如何拓展,都將是“十四五”時期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不是簡單的復制或擴大,更應在拓展幫扶對象、調整幫扶標準、完善幫扶政策三個關鍵方向進行動態調整,讓脫貧致富的每一筆投資、每一項政策都化為暖在群眾心坎上的陽光。
銜接是關鍵。實現鄉村振興,需要以現有脫貧成果為基礎,明確方向、因地制宜,逐步轉化脫貧攻堅期形成的體制、政策成果,將脫貧攻堅期經過檢驗的有益實踐,過渡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體制和政策體系。讓有效銜接的步伐不僅要邁得開,更要走得穩!
農村居民的幸福生活,不僅在于越來越鼓的“錢袋子”,也在于越來越美的“新村子”。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基礎,鄉村振興接續脫貧攻堅繼續發力。“十四五”吹響了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美麗鄉村新畫卷,值得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