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雪山
開欄語
經歷了極不平凡的2020年,文化相關行業迎來了充滿希望的2021年。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下,新機遇勢必讓成都文化相關行業建設發展的步伐不斷加速。從今日起,本報將推出“關鍵詞速遞2021文化新愿景”系列報道,展望成都文化相關行業在今年的新趨勢、新潮流、新突破、新熱點、新業態。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里,旅游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考,也在積聚新的動能,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旅游業正在轉型陣痛中穩步向前。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對2021年旅游經濟運行持相對樂觀預期,并對行業高質量發展充滿期待。在持續向好的背景下,2021年成都文旅發展可能會出現哪些新趨勢呢?
關鍵詞:智慧游
文旅高質量發展
數智比數據重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文旅發展拓展了空間,也對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一個智慧旅游的新時代已經到來。以“文旅+網絡”為特色的成都文旅模式在改變人們原有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在提升人們的幸福感。旅游企業也在加速擁抱線上化和智慧化,在困境中尋求新的突破。
預約出行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輕點手機屏幕,了解出行景區最新情況,預約出行,節約時間。目前游客和市民不僅能在成都各大博物館、景區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完成參觀預約,還能在美團、同程、攜程、驢媽媽、去哪兒等網站完成登記預約、購票等。
門票預約、產品預售、線上預覽等形式不斷被挖掘,成為釋放旅游動能的最佳助力。
“云”游成都——成都旅游云直播平臺在不久前正式啟動,讓觀眾能夠隨時隨地在線游成都。該平臺將云直播與線下旅游充分結合,通過線上旅游產品推廣帶動線下用戶流量聚合,讓世界零時差、零距離感受成都魅力,并進一步助推成都旅游品牌建設,拉動入境旅游消費。
作為商務部評選的“全國示范步行街”,寬窄巷子聚焦時下火熱的5G示范街建設,著力打造“科技+消費”智慧旅游街區,引領未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旅游消費潮流。
去年國慶期間,成都發布全國首款社區旅游地圖“蓉寶帶您游社區”小程序,點燃社區旅游消費潛力。成都還與中國電信合作啟動“5G賦能智慧社區”,以5G智慧科技為社區旅游助力。
當前,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通信、娛樂、出行等領域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國內各大城市紛紛加大力度搶抓智慧旅游機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關鍵詞:定制化
旅行個性化
留量比流量重要
旅游市場一系列新需求和新供給正在形成。康養旅游、近郊旅游、親子旅游、自駕旅游等旅游消費新業態快速擴張,旅行個性化將不斷增長,定制化旅游需求日益增多。
在大眾旅游新階段、小康旅游新時代,旅游消費升級愈發明顯。“旅游+”得到進一步發展,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能夠更好地滿足游客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這一趨勢也為行業的轉型升級按下了“快進鍵”。全面小康時代的旅游,將面臨旅游需求個性彰顯、組織方式日漸離散、產業供給更加多元的全新挑戰,個性化的定制將有更多需求。
成都文旅業界更加注重游客感受、精品打造和需求體驗,以刺激文旅消費推動文旅產業加快復蘇發展、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平穩發展。
文旅產品結合文旅消費需求更趨品質化、多元化和主題化,積極打造更有溫度、有品質、有創意的假日文旅消費新產品、新場景。
我市推出的林盤古鎮、休閑鄉村、美景美食、親子游樂、公園綠道、非遺文化、網紅“打卡”等不同主題,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參與體驗感和出游吸引力。
與此同時,成都全新打造假日民宿游產品,充分依托龍泉山、龍門山豐富的山地資源、森林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假日民宿游產品。這些個性化定制游打破了原有旅游資源的限制,吸引了新的游客。
關鍵詞:紅色游
紅色旅游
精神體驗比物質觀光重要
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紅色旅游出游人數超過1億人次,整個“十三五”期間,紅色旅游在國內旅游市場中維持11%以上的市場份額。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紅色旅游必將迎來大發展,為國內旅游高質量發展添上一把火。
近年來,參與紅色旅游的游客呈現出年輕化、家庭化趨勢,紅色旅游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堂”。
紅色旅游是一種精神文化的體驗旅游。紅色精神逐漸融入紅色旅游產品,通過融合化、創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從“單向輸出”向“寓教于游”轉變,使游客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目前,為了向更多的游客宣傳當地的紅色名片,講好當地的紅色故事、發展故事,成都已積極著手制定紅色旅游發展新規劃。成都今年將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的系列活動,并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
關鍵詞:內容力
文旅融合
內容比形式重要
去年底理塘小伙丁真走紅網絡,顯示各地對于網絡優質文旅內容的競爭已是白熱化。內容日益成為推動旅游發展的關鍵性力量。中國旅游業正在迎接一個“場景+內容”定義價值的全新時代。
成都文旅的內容生產有著廣泛而深厚的基礎。
“成都本身就是中國最佳旅游城市,也是聯合國評出的中國唯一的‘美食之都’。這些品牌價值就是成都的金字招牌,這對于黃金周吸引游客有著其明顯優勢。”成都大學旅游管理系主任陳穎博士認為,成都文旅資源稟賦優越,這也是近幾年成都文旅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大熊貓文化、三國文化、古蜀文明等天府文化IP,塑造了成都文化旅游核心競爭力。成都傳統文旅IP成為了重要“吸睛磁場”。
根據攜程自由行數據,成都假期人氣榜排名位居全國第二位;根據馬蜂窩旅游大數據,成都高居假期年輕游客最關注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根據高德數據,成都假期夜游熱度位居全國第一位;根據驢媽媽旅游網數據,成都入圍黃金周熱門客源地TOP10;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驢媽媽旅游網、美團APP等平臺均排名全國熱門景區前十。
陳穎博士認為,當下要做好文旅競爭,必須做好內容生產。“內容是競爭的核心,沒有好的產品,即使有再好的營銷手段,再好的操作手段,這個競爭力也是很短暫的,是有限的。”
文旅競爭力需要圍繞地域文化,用心用情、真心真意來做。從某種意義上說,風情更甚于風景。陳穎說,成都文旅營銷要做好內功,用好自己的文化。
可以預測,下一步,IP融合附加優質內容,成都旅游將跨入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