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酒店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且發生問題的酒店多為國際知名的酒店管理集團旗下品牌。按照常理,國際品牌在制度建立與規范方面,特別是產品的設計與建造方面是有一定優勢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這些酒店在安全方面出現問題?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酒店生意原本就平淡的情況下,為何頻發安全事故?
如果說因為疫情原因酒店不得不裁員,以至于人手銳減導致安全問題頻發,筆者認為,這個理由不能成立。因為往年類似事情的發生頻率也不低。真正的原因,可能是酒店管理層不夠重視,沒有充分認識到酒店潛在的安全隱患,沒有真正意識到酒店的經濟效益是以安全為前提的。失去了安全保障,酒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將付之流水。
縱觀酒店行業,筆者認為,有些酒店的管理者對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只是口頭上重視,其自身既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也沒有親自督導層層檢查,進而讓基層的安全管理人員難以充分認識安全的重要性。再者,在一些酒店,安保崗位也不受重視,甚至在一些酒店高層眼中,安全部門可有可無。需要精兵簡政時,首當其沖的就是包括安全保障部門在內的一些后勤崗位,這些都是導致酒店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
近期在三亞一家可攜帶寵物入住的五星級酒店內,發生了一起客人攜帶的兩條名貴犬意外死亡的事件。這兩條名貴犬是誤食了酒店綠化區內的老鼠藥被毒死的,而這家酒店把劇毒老鼠藥當成蟑螂藥擺放在公共區域,并且并未提醒客人加以注意。或許對于多數人而言,這只是兩條狗,而對于狗的主人來說,卻是陪伴她走過人生低谷期的朋友。為了攜帶寵物入住,狗的主人支付了不菲的押金以及每天100元的管理費。但是,住了沒幾天,兩條狗卻意外死亡。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如果酒店無法給予基本的安全保障,這本身就是酒店的失職。如同在深圳某五星級酒店發生的另一起安全事件一樣,一位住店客人喝完酒回到房間準備洗澡。因為淋浴噴頭有問題,客人在等待浴缸放水的過程中睡著了,最終不僅自己住的房間“水漫金山”,還殃及隔壁房間。事后,該酒店要求客人賠償包括更換地毯、維修期間的房費損失、家具存放房間的費用在內的各項費用,合計約4.78萬元。在這里,姑且不論酒店提出的賠償金額是否合理,僅從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產品設計與構建來分析,浴缸沒有溢水孔,地排也未達到標準,本身就是安全隱患。假設酒店客房水龍頭突然爆裂導致洗手間漏水,而酒店員工沒能及時發現引發一連串客房被淹,由此引發的維修費用又該由誰來承擔?
三亞柏悅事件后,在一些酒店業者的論壇群中,也有同行提到了規范管理的問題,海外同行列舉了游泳池管理的一些方法。在國內,游泳池要求配備救生員,而在國外,酒店泳池要必備監控設施。其實,無論是哪種管控方式,如果監控端的員工做到盡職盡責地查看監控,又怎會發生類似問題。如今,問題已經發生,業者要探討的是如何改善、如何加強防控。
作為酒店,要切實將安全生產提到日程上,要讓酒店所有員工都明白安全經營是第一要素。業主方與管理者要親自主持安全工作會議,落實檢查的時間和節點,保證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得以執行。要加強對安全崗位的績效考核,明確安全人員要承擔的連帶責任,確保每名安全員都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時,酒店要提高安全意識,嚴防表面文章與應付檢查的心理,形成常態化的檢查基礎設施設備的制度,確保安全設施常更換、安全生產有保障、安全管理有制度、安全經營有落實。
對于酒店而言,安全生產不僅僅涉及人員的生命安全,而是包括人、財、物三個方面的問題。酒店作為公共場所,酒店工作人員對于安全生產的認知并不僅僅是自身的財產問題,而是我們對于消費者的最大尊重,是對生命的尊重。
過去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酒店行業業績整體下滑。剛剛開始的2021年,冬季旅游以及周邊游的興起讓酒店業者看到了些許曙光,雖然為了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很多酒店都在縮減編制,但這絕不是我們忽視安全生產的理由。期待業者更加重視安全經營問題,不要因小失大,最后導致無法彌補的損失。